- 主题:Re: 我多嘴,被同学家长怼了
当年和现在的心理体验不太一样,无论对学生还是家长来说都是如此。
当年能接触到的题目、视频、辅导书比现在少很多,更没有课外班和一对一。
现在则是几乎可以无限扩展。
同样都是每天12个小时学习时间,当年是10个小时就到头了还能摸鱼,现在则是满满当当用完外头还剩一堆等着。
体验是不一样的。当年我也是6点到10点,不觉得累,因为没有“学不过来”的压力。
【 在 DreamDream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记得我那时候 6:30出门,估计 6点 起床吧
: 晚上有自习, 好像也是到 9 点
: 不过高一高二其实不紧张, 按部就班,人离开学校基本就不会学习
: ...................
--
FROM 115.171.222.*
当年我是在小镇做题,别说资料和模拟了,书都没有,只做学校打印的卷子,所以有大把时间玩。
但有一点好处,就是题少了,有大把时间反复看难题和错题。要么想着用不同办法解,要么琢磨这个点将来出题的畜生还可能怎么变着法坑我。反正每天就琢磨这点儿事儿。
很难说这种训练跟今天娃们要刷的话题目管够,哪种模式更好一些。
【 在 DreamDreams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当年 拼 加法, 看谁资料多,多模拟
: 现在拼减法和定力, 谁能不把娃 逼疯
--
FROM 115.171.222.*
那时候哪有课外书。我还记得高二的时候在新华书店买到一本北京四中英语xxx的书,就像林平之得到葵花宝典,翻了一年都快给翻烂了。。
【 在 bluezxz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感
: 我也是这样的
: 经常会想,这个知识点还会怎么考?还有什么坑?
: 南方,高考成绩一般的省,资料很少,周末都没太多事情
--
FROM 115.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