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教师水平是不是在初中,高中的决定性作用至少有30%?
很奇怪,当年小升初基本上都是摇号的,也就是说进入重点学校本校和集团校的智商应该和去普校一样的(zp除外)。
那么经过三年初中学习,本校+集团校的好学生就能进入他们自己的实验班,然后成为清北主力。
外校的好学生呢,比如当年去普校了,年级前十,20的,都进不去实验班(很少),也不如他们自己培养的学生?不会成为清北主力?
如果这个成立,说明师资力量在升学中占比起码有30%的力量。
--
FROM 120.245.112.*
比如今年初升高的情况,三年前没有择校吧?可是集团内还是优先去1+3和0.5+3。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有小升初择校的情况下,摇号群体产生清北级别的概率很小了。
:
--
FROM 120.245.112.*
北大附,清华附,101,57,交大附,理工附小升初怎么择校的?就说前年,去年。
十一有三好,人大附有zp,清华附的龙校早就没有了。剩下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是摇号去的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升初一直能择校,北京很多学校的师资力量都差不多,差异主要是生源和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和生源的匹配和教学内容,有生源保障就有难度保障,没生源再好的老师也教不出最好的成绩。
--
FROM 120.245.112.*
到没到,集团内直升且优先进实验班会一直持续下去。
题目说的现象就值得思考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年去年小升初的连初三都没到呢,研究这个有啥用。
--
FROM 120.245.112.*
小升初时?
你们小学是101的集团校吗?还是外边的普校?
【 在 ningmengt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至少101不是,我们班去了6个,全部都是成绩很好的,具体过程不知但肯定不是真阳光。
:
--
FROM 120.24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