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省一对强基是不是没啥用?
没关注过,应该不是,是现教现考那种吧
cmo低年级高分金,争取免英才笔试,北京去年那几个基本都免,直接面试。
【 在 o00000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英才是不是考的是数分,线代,抽代这种?
:
--
FROM 114.241.35.*
实际还是各有各的路数来分蛋糕,四中和清华附一派,实验和十一一派,只靠裸分数量上没前途,不可能超越谁。
早培为啥清北率高,竞赛的学习才是基本保障。
【 在 ptc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别人自己学竞赛的有,跟学校没啥关系。学校绝不会为了竞赛榜上有一席之地而为难学生。四中的大佬首先必须是综合拔尖,综合不行当不了大佬。
--
FROM 114.241.35.*
西城高一有个提前高考,版友说数学140+,初中弄数竞,参赛那次竞赛考的不好,好像省二吧
【 在 Thulium 的大作中提到: 】
: 考140或者135的,搞竞赛的和没搞的比例能搜到吗
:
--
FROM 114.241.35.*
啥意思,不一直这样?
低于银也不能破格吧。
【 在 pd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这两年看,破格入围 国银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要条件。
:
--
FROM 114.254.0.*
破格挺直接的吧,毕竟还不是一个池子,p也比t招的多不少。
综合和破格这次虽说不免笔试,考多门,但学过竞赛还是有优势。
而且还有清北以外的学校呢
本身强基就是竞赛生最后的通道,基本上都是竞争落下的,这些人里有更擅长综合或者与清北还有距离。
【 在 p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看怎么说啊
: 1、其实集训队也是从省一过来的,所以不能说省一没啥用
: 2、如果只是省一,没有进省队,那么这个省一的竞赛和孩子去学羽毛球没有啥本质区别
: ...................
--
FROM 114.254.0.*
现在这么市场化,赌错的人少,早学实际就是个业余爱好,或许也是因为奥数初高中升学获利了,学习不存在吃亏的事。
能不能省一,学到二试阶段,再不清醒的也基本都清醒了,平时这么多考试,前边那么多人不可能看不到。一点思路没有或者整天嚎叫,不是说坚持坚持就能过来的。
zp低年级里,一个年级能不把校内综合放第一位,不超过5个人,其他都得忙该忙的,几次的直升考核,学竞赛只是业余时间,其他学校更不用说了,一个年级最后在一直学的也不到10个人。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赌错了实际上只是对智力不太足的那部分孩子,这部分里面数竞和信竞占比大一些,因为这两需要童子功,很早就要投入。而物化生竞赛会好很多,因为都基本是高中才开始的,我前面提到的孩同学就是物竞省一,耽误了一些综合的学习但高三进入总复习综合成绩就追上来了,裸分top2的还可任选专业
--
修改:Juicy812011 FROM 114.254.0.*
FROM 114.254.0.*
还缺那几个计划的人数,这是比保送还多的高水平竞赛生的主要去处。
金银牌多没办法,谁让组织者那么爱发。
【 在 pd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您说的我都同意。
: 提供一个数据供您参考
: 2024年,五大学科竞赛金牌总数 797,银牌总数1199,金牌+银牌合计1996 (数据可能不一定准确,但是差异应该不会太大)
: ...................
--
FROM 114.254.0.*
普娃没有不早放弃的,除非家里蹲着学,不出去考试,竞赛考试成绩差距太明显。
竞赛需要选的是顶尖那最小的部分,不是合格考试。
【 在 Thulium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逻辑清晰。如果只是强身健体,普娃早点放弃了
:
--
FROM 114.254.0.*
可以找找北京数竞省队的产出比,或者物理信息省队,尤其人大附中的,你就可能改变观点了。
【 在 pd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对比一下统招同学的出库,总体来说,在北京,对于绝大部分同学,竞赛的投入产出比其实不高。
: 当然,纯属个人一家之言啦,仅供参考。
:
--
FROM 114.254.0.*
就拿2024年北京物理竞赛省队来说,16个人大附中的,版友说过,全员清北,至于是指高三的,还是全部,当时没问。
【 在 pd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对比一下统招同学的出库,总体来说,在北京,对于绝大部分同学,竞赛的投入产出比其实不高。
: 当然,纯属个人一家之言啦,仅供参考。
:
--
FROM 123.12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