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省一对强基是不是没啥用?
不知道,也是那版友提到后,我觉得这个比较数据有一些意义。
【 在 Thulium 的大作中提到: 】
: 考140或者135的,搞竞赛的和没搞的比例能搜到吗
:
--
FROM 114.254.174.*
是小升初时,听机构介绍的,机构老师说物竞和物理无关系,物竞脱离了物理本身意义。大概意思就是初高中搞物竞并不是从理解物理出发的,而是学习物理竞赛的手法及换算,大概是这个意思。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听说物竞和高考物理完全无关的信源感觉高度存疑啊,这个判断也不太像之前的发言风格,你没想过搜一下核实一下这个说法么?
: 我孩子同学好友物竞省一,他们交流很多,就我了解到的看到的资料来说,物竞和数竞一样和高考关系度最高,更何况它还有实验这道关,对想学工科的孩子物竞还更合适些。不过你家小娃可能更适合尝试下数竞,因为中学校内恐怕提供不了物竞的基本实验平台
--
FROM 114.254.174.*
确实,就说我家娃吧,最优路线应该是巩固英语,同时着手拔高语文。
如果这样,娃可能觉得学习很没意思,好在我娃还没到能谈浪费的阶段,加强数学对娃高考来说依然是高回报的阶段。而真正奔着省一目标学习竞赛的人占比很小的,我娃数学班已经有人觉得学得没用而退出了,他们更需要的是中考目标,也可能学得不通畅,觉得性价比不高。我娃的竞赛班落后真正竞赛生2年以上,我觉得还是很有用的,娃在现进度节奏下也学得通畅。
我的观点是,适当学习竞赛首要目标不是省一,还是反哺高考的。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里面有个是否喜欢和随自己心意的问题,比如有孩子就不喜欢英语而特别喜欢数学,那么这孩子就宁愿投入没啥希望省一的数学而不愿投入英语,这样
--
FROM 114.254.174.*
宣讲的就是机构的物竞老师,是科班的。他意思是物竞和高考物理是两个关联度不高的体系,同时表述了物竞相当程度来说是没有物理意义的,初高中也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意义。我理解的是物竞更像一个竞争体系,而不是物理本身。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这个机构老师可是有些不负责任或者说不太靠谱了吧,要么就是完全没接触过物竞的,要么就是这几年物竞有了一个非常翻天覆地的变化,毕竟我的这些感觉是几年前的了
--
FROM 114.254.174.*
我觉得优等生都应该稍微学点竞赛内容,例如数学吧,至少要学学一试。
我接触了老家的一个重点高中普通班的一批学生,高中阶段参加学校的强基计划学习,结果都学不穿,还造成综合成绩均下滑,集体又都退出了...我就觉得他们的学习范围很窄了,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厉害的1个同学今年高考还考到省400名内,但去年搞强基学习都会对他造成影响,这...我觉得有点尴尬了...究其原因,还是整体学习资源很差,自小没有拓展学习,没有基础积累,完全是磕高考特征范围的题型...这种,到大学也不会轻松,差不至于,但想杰出要费很大劲。
【 在 pd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跟您的看法完全一致
: 竞赛可以学,竞赛要学,但是别把竞赛当做升学的敲门砖,乐见其成即可。
: 毕竟高考那条路要更简单,更清晰,更靠谱。
: ...................
--
FROM 114.254.174.*
就是报班讲座,我还奇怪呢,你讲和高中息息相关,不是更多人报嘛
【 在 vodk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要注意到他的受众,
: 小升初群体。
: 不同的受众要采用不同的说法,说到底,这是一种服务类讲座,而非传达真理
: ...................
--
FROM 114.254.174.*
这怎么说呢,前几年的省状元就参与过竞赛,还拿了不入流奖。
【 在 Thulium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存在一个可能,从小如果投入拓展学习重点高中都不一定能上
: 我觉得优等生都应该稍微学点竞赛内容,例如数学吧,至少要学学一试。
: 我接触了老家的一个重点高中普通班的一批学生,高中阶段参加学校的强基计划学习,结果都学不穿,还造成综合成绩均下滑,集体又都退出了...我就觉得他们的学习范围很窄了,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厉害的1个同学今年高考还考到省400名内,但去年搞强基学习都会对他造成影响,这...我觉得有点尴尬了...究其原因,还是整体学习资源很差,自小没有拓展学习,没有基础积累,完全是磕高考特征范围的题型...这种,到大学也不会轻松,差不至于,但想杰出要费很大劲。
: ...................
--
FROM 114.254.174.*
我也觉得看数学就可以,但进度没那么夸张,不需要1个暑假学完高中,我觉得没几人能达到。
我娃是小学6年级学完初中,初中阶段继续用前几册小蓝本巩固了一下,初二的孩子基础好的话,迅速学完初中没问题,学高中没那么轻易,短期学不好。
我娃除了初中断断续续刷了3册小蓝本,初中内容没再投入其它精力。龙舟杯依然拿了一等奖,感觉涉猎竞赛的人很多了,但超级强的很少很少,我不相信无积累的前提下,几个月能把高中数学学好的,竞赛生初一学完高中数学,他们也不会学得很好,实际投入时间肯定不少。
我娃这种状况,我让他看了看初中小绿本,我感觉没什么,直接就能进入学习训练那种,我感觉小娃如果学习,很快就能把初中小绿本完结。我让娃把书放回去,不会让他同时学两科的拓展,我认为他能直接自行介入小绿本就是基于数学的拓展基础。
看数学,但对数学的进度要求也没有那么夸张。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做水平评估,据此定目标,才能确定投入的力度。用数学来评估就行。
: 如果4月份开始,先把初中课内数学学了,暑假把高中课内数学学了,做几套高考真题测试,就大概知道啥水平,或者同步报个一试班,看看效果如何。
: 现在7月下旬,时间上有点别扭。
: ...................
--
FROM 114.254.174.*
很羡慕那种“一遍就力透纸背”的,这倒是界定优秀专业选手的强指标。
这种选手,我没见过,但我知道是存在的,基础好,开发早,一直都在最顶端学习。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际不需要那么快进度,这个主要是用于测试水平。
: 有个课程叫20天学完高中数学,放宽一些,两个月。实操情况也不一定有专门的时间学课内,多半是直接上一试,在对应模块上课之前把课内教材翻一下打个底,就过去了。
: 能搞定,一遍就力透纸背的,可以定位省队(强省的省队,意味着大概率着国决银);搞不定,目标定低。
: ...................
--
FROM 114.254.174.*
我娃能拿一等,有个偶然因素。
娃学校初二成立竞赛班后,学习初中内容,我觉得浪费时间就找竞赛老师插班到高年级去学了一段时间,正好是刷一试,加上蒙,龙舟就做对了10道题。还有一个基础就是高中校内数学也差不多学完了第一遍。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龙舟杯和一试相关性较大,这几年龙舟杯最好的,无一例外,一试都特强,小小年级就都能过90甚至过百。
: 竞赛最后的成绩要看二试及以上,实际还得再筛,不一定是一批人。
--
FROM 114.25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