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zz成绩不输男 性,但她们的理工之路为何越来越窄?
zz from 知识分子
………………
STEM 领域的性别分化,不是简单的“歧视”或“选择”,而是社会分类系统与个体主体性的碰撞。研究告诉我们三个关键真相:
首先,性别分类不是“一路到底”的。女性在教育阶段可能被“过滤”,但在职业选择中能展现主体性。
其次,婚育不是“绊脚石”。真正影响女性的不是孩子本身,而是缺乏支持系统。
最后,改变的关键在于结构性的因素,而非干预主体的选择。将女性留在STEM领域很重要,但尊重女性的选择同样重要。女性更少进入STEM领域并不代表女性的“失败”。一些愿意从事 STEM 职业的女性可能由于性别歧视退出了STEM领域,这才是需要zc干预的。
在科学的世界里,性别不该是单选题——宇宙的奥秘,从来不会因为研究者是女性就藏起来。
--
FROM 103.46.169.*
性别确实存在差异。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 幼教、护士、国内小学教师、保姆、会计等行业女性人数远远大于男性,不是简单的“歧视”或“选择”,而是社会分类系统与个体主体性的碰撞。
: --
--
FROM 114.254.112.*
这……
有道理,事非经过不知难,没有亲身体验过,确实没法实现平等。
所以如今年轻人选择不生,大家都不要去体验生娃养娃的难处。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觉得职业领域的男女平等要等到男性和女性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完全平等才能实现
: 比如男性也能生 或者女性不用生 直接孵化器什么的
:
: 生孩子太耽误事了
:
: - 来自 水木说
: --
:
--
FROM 103.46.169.*
你已经给她分担了足够多,特别是最麻烦的学习规划和执行。
成年人也不能想着又有可爱的娃又不耽误事业高速前进,既要又要不行的嘛。
确实很多男人做不到你这样。
如果一个家里头,两个人都牺牲一点事业,都多留点心思给家庭,女人也不会太遗憾,男人也不会觉得女人不行。这样比较和谐。这样的家庭多了,社会上给女性的机会也会更多。
不然,职场上女人要想混得好,真只能靠不管孩子或者不要孩子了。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我媳妇比我聪明能干
: 但一个娃两三年两个娃四五年
: 人生最能干活的几年刷刷就没了
: ...................
--
FROM 103.46.169.*
总体收益大,但是某个个体牺牲得差不多了,对这个个体来说,是不是福气,这真的很难评。
只能说观念一致的人在一起比较好。
不过现实中倒是牺牲女性的情况远远大于双方共同牺牲、共同付出。
这种博弈,也是有利有弊,不然不能存在这么多年啊。
只不过、回到我转发这个的初心,其实是想说:养女孩的家长如果看到女孩子在STEM学习和就业领域不占优势,要理解这背后有很多因素,智商可能是影响最低的因素;如果希望自己的女儿多一些选择,少一些不得已的退让,那么做家长的自己就多给一些支持和理解,少流露出“女孩就是不行”这样的态度。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就更难讲了 俩人都有牺牲
: 会不会其实可着一个人牺牲 总体收益更划算
: 然而历史没法假设
: 只能说养娃有养娃的快乐 没娃有没娃的洒脱 可惜不能既要也要
:
: - 来自 水木说
: --
:
--
FROM 103.46.169.*
学术研究领域的“可能由于”,可能已经有比较扎实的数据和论证打底了。
这里的这个表述和大众传播领域的“可能”,和论坛灌水的“可能”,大不一样。
【 在 pecker8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为了一个“可能由于”就妄上zc干预
: 逻辑很典型
: --
:
--
FROM 103.46.169.*
我确定大不一样,不是可能大不一样
【 在 pecker8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里的这个“可能”,和论坛灌水的“可能”,“可能”大不一样。
: 你应该这么说
: --
:
--
FROM 103.46.169.*
是,做家长的先要察觉自己的想法做法,然后给孩子多一些鼓励,根据孩子的情况给支持而不是倾向性的给支持。更不要倾向性给了支持之后再感慨女儿为什么成为了这样,而不是那样。
【 在 Ivye 的大作中提到: 】
:
: 赞
:
: 还有一个因素家长应该考虑 任何学习攻坚过程中都难免遇到平台期(无非智商高点的平台期来得晚点)女孩家长可能就开始怀疑智商给找退路 导致系统性的女孩子很少能打硬仗 也不能在此过程中积累克服困难的经验 而男孩无论家长还是自己都少了很多内耗 有问题钻就是了 这样下来人为就能造成挺
: ..................
--
FROM 223.104.40.*
嗯,自己不能既要又要,孩子也不能想着未来既要又要。但是事业还算可以,家庭还算和谐,就很好。
家里两个人,一个拥有完美的事业但是失去好的亲子关系,一个拥有亲密的亲子关系但是没有立身的工作,这可能不大好。
【 在 l6030 的大作中提到: 】
:
: 带娃的事业受影响,但不带娃的亲子关系也会受影响
--
FROM 103.46.169.*
心理暗示的作用早就被证明有效啊,咱正向用起来就行
我都觉得夸着夸着,我们家孩子都越来越好看了……哈哈哈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不相信智商因素
: 我更认为是天生的偏好+社会因素导致的
: 我正在做一个试验
: ...................
--
FROM 103.4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