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数学竞赛处于这种学习状况,是否需要报名外培?
有些菜,瘾不大,就是能持续走过来,慢慢的就面临这些问题。
如能接近深水区,这本身就很有意义的。
我们竞赛班跨度很大,最初定为强基教学打基础,也没上几节课,一试也没正式学,忽而又跳到二试范畴,
行之所至就讲一下...这种学习模式对我娃这种散装型学生,倒是挺适配的。
【 在 patriot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贵娃正处在竞赛初期 人菜瘾大的阶段。还是自己激励自己比较好。
: 等到了进入深水区,碰到很多难题没有进展,自驱力减弱的时候,再考虑培训机构刺激一下,
--
FROM 114.254.174.*
先做些准备,看孩子的选择吧
【 在 mshua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好先攻克几何。看看这几十年高联,几何绝大部分都放在一二题,极个别时候放在第三题,是相对最简单的。代数可以很难,经常出现在三四题。
--
FROM 114.254.174.*
数论那个班还不一定能组班成功,最初心想怎么这么多事,现在我希望组班成功。
之后再寻机参加一次代数专题。
几何把时间线拉长,细水长流,有必要时再去攻一攻。
这样,可谓进退有据。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几何从初中那本圆开始,然后找到个系统的知识点,自学也能练的差不多。
: 代数、数论最好报个班
: 组合不报也行,看天赋,不管是不是竞赛,研究下组合挺好的。
--
FROM 114.254.174.*
哈,我比娃成长快
【 在 miaoji 的大作中提到: 】
: 娃咋样不知道
: 你成功晋级数竞娃家长了
:
--
FROM 114.254.174.*
其实弯路不白走。弯路不出成绩,但更易于建立自己的思维基础体系,就是出成绩更少。
【 在 o00000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听同一个东西,感受完全不同,维度不同。
: 辅导班的意义,不是说学生自己想不明白,而是没那么多时间想。老师直接给总结后的结论,不用费更多时间思考。
:
--
FROM 114.254.174.*
好的老师有利于娃提升自己的思维等级,建立更科学的思维体系基础。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师讲的是他的经验总结,听完也转不成自己的,甚至同一种方法可能自己考试时就学不会。
: 老师的作用是把知识点系统的整合到一起,好老师可以在过程中启发同学去思考。
: 最后都靠自己经验的总结和沉淀,听多了想多了,也就提升了,这个过程有人给指引,肯定会加快进程。另外后期老师可能发现你的弱项,专门给你找相关的练习。
--
FROM 114.254.174.*
你家娃小,两者结合,既要还要,可以任性
【 在 o00000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目标,学习知识还是竞赛成绩
: 目标是学习,那就是深入领会知识。
: 目标是竞赛成绩,那最好的就是押题,以成绩为准,成绩怎么来的不重要。
: ...................
--
FROM 114.254.174.*
我娃尝试下二试内容,初三1年,看看娃的效率,效率高的话,可以继续跟进。
【 在 o00000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家娃也很棒啊,和娃好好商量一下,现在抓紧完全来得及。
:
--
FROM 114.254.174.*
理解
我们不脱产,先进生可考虑脱产,我们是后进生,就没有这个选项。
初三1年,校内没太多事可干,学学竞赛,以后还有个强基选项。
竞赛胜出太美了,但还是要理性,小赌怡情
【 在 ycocu 的大作中提到: 】
: 省一是大部分竞赛生天花板,二试三道省队水平。要想出成绩代数和几何肯定要拿下,数论、组合看偏不偏科。
: 打竞赛真正挑战是要不要脱产,脱产多久。
:
--
FROM 114.254.174.*
祝好运!
【 在 kiy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我家暑假在爱尖子和国子学参加考试12次,8次进入省一名单,一次进省队名单,最近的六次都进了省一。就看14号的临场发挥了。高手实在太多了,我们就是凑数的,给自己一年学习的一个交代,考完就退,安心搞综合算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14.25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