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娃限时做了一下今年中考数学题
对,既要有信心,也要理性。
客观说,娃的自驱力也算优,但达不到头部生那种驱动力,从小到大,感觉就是一直跑不起来,一直没发力的感觉。小奥时,有老师提过,我说“3年级发力”,然后“4年级发力”“5年级发力”...最终就是一直没有发力...在数学方面,比绝大多数人有效学习时间明显要长,但还不够。这种状况,家长也不能强驱动,只能施加一定的影响力。
择校,我是摇摆过的,但不坚定,孩子比较坚定留校,就站孩子这边了。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 D5其实就是12中的影子学校,毕竟开始就是12中扶持起来的。只要能留住好苗子,高考成绩一定不会差。虽然有经验的师资确实也重要,但师资也得看运气。我相信D5第一届高考成绩出来,就会有卫星冒出来的,类似昌平二中南校区的今年的盲盒。当然,也有生源很好高考拉胯的,比如人航。都说人大附对人航够扶持了吧,但第一届确实不咋样,所以家长早点做好心理建设,既充满信心,但也小心谨慎。这样的心态下,孩子高考不会差。
: 另外,我支持你家孩子1+3,但不支持你们过度投入竞赛。虽然你孩子围棋好资质也不错,但是总体还是普娃,自驱力和ZP娃相比还是差几个数量级,就别强求了。初三这年没有中考压力应该把英语+语文好好弄弄,尤其是英语,应该争取达到高考水平。
--
FROM 114.254.174.*
你吧,总是附带些小货,小节奏。
所以最初我以为你是娃妈,总是喜欢走支路迂回辩论,从而泛化问题,一般娃妈更喜欢这样的多。
你看看,又扯到“心态开放”再附加个“成年人”,这就越跑越远了,文科比较活泛,理科比较刻板,这造成吵架方式的区别。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巧了,你说的这些,好像还真是我想对你说的。
: 互勉吧,做一个心态开放的成年人
--
FROM 114.254.174.*
你这就是戴帽子兼加戏了,就事论事不会?
你定义的我没听别人建议?语文是按别人的方式,我们做不到;英语还是吸收了一些人的意见的。
数学完全就是在本版的帮助下,我们才延续的,不然小学5年级就结束了。
你们就喜欢加戏,反而是容纳不了不同,闭塞任性,委身于自己的观念,格局太小了
某些ID就事论事,说话很直接,即提供了逻辑思路,也呈现了事实信息,自己对位去吧。
你这个ID都做了啥?
【 在 Shaguall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家娃爹,真的就是在自己的圈子里出不来了,反复循环论证。别人说的一概认为是暴论,稍微跳出来客观的评估一下都不乐意。
: 真是白瞎我花时间打字了。
--
FROM 114.254.174.*
数学高1年级还有几个人,我们这一届人更少,因为有2人要走中考择校就退出了。
还有物理、化学、生物竞赛班,人都不多,信息竞赛班没资源,学生自己搞或终止。
初一、初二还有综素班,对中等学生很有帮助。
我们学校的资源也够好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就是几个人竞赛,学校还给专门配了一个老师,也算是重视了,希望这个老师一直能在吧
--
FROM 114.254.174.*
娃出现这种状况,我挺意外的,也很重视,和娃分析了曾经(小奥)遇到的问题,直接告诉娃本就具有思维的约束性,不够放得开。娃曾经就意识到了,经过奥数的几何部分有了点改进,放下时间长了后,又有点反复,这是一个思维惯性的问题,改善需要多次磨砺。
一般内容的查漏补缺,我已经不重视了,毕竟不走中考这条路了,我现在关注的重心是逐步完善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高中物理暂对娃有信心,化学、生物还是需要留出应变时间的。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前面说那一段主要还是提醒像你们这种情况,要留意考试中出现的比如几何那些方面的失分或漏洞的地方。因为你们这种学习模式可能会出现这种问题。初三下半学期如果限时做中考卷子达不到接近满分状态的时候(指那种正常难度的中考卷),要注意查缺补漏
--
FROM 114.254.174.*
我家娃也是这种状况。新定义我需要读好几遍,把新定义翻译成我自己感觉舒适(更直观明了)的描述才能开始思考。本以为娃阅读会困难,但实际不是,娃阅读比我快多了,理解其中的关系也比我快,应该是和年龄也有关系。
你娃高考语文成绩大增,我揣摩多次,不敢视为常态。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那一般不会吧,我家孩子语文到高三前还挺一般的,满分150顶多能拿到100出头,主要就是阅读理解和作文丢分。但是新定义几乎没出现过读不懂题目的情况,也基本能做出来。他语文的阅读理解丢分主要不是读不懂题目而是回答的经常答不到得分点。理科对阅读理解的要求和语文不一样我觉得
--
FROM 114.254.174.*
稳不敢说的,高一上下交替也是一个典型的活跃阶段,不过初中区排前100把高中目标定在650是合理的。
【 在 howard2conn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丰台初二期末区排前100,跟高考650+,没啥必然联系。高一区排前100才有参考意义。而且丰台样本少,更不好推测。如果海淀西城区排前100,再推测高考650+,会更靠谱一点。无他,聪明孩子和高考650+不能划等号。八少八素、zzp的孩子,也不敢打保票说高考650+稳了。
:
--
FROM 114.254.174.*
语文目标120是合理的,130是噎人的说法。
英语140也是有难度的,不到高中心中就没谱,说130还有点信心,但140肯定要争的。
语文120+英语140,这已经处于不败之地了。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英语140我觉得一般没问题,但要说语文能130还能稳定发挥,这个一般都没法保证的,比保证数学稳定接近满分难度要大吧。我娃班上有个语文牛娃平时作文满分50能拿到45+的,结果高考失手貌似才及格
--
FROM 114.254.174.*
我一直疑惑一个问题,就是考试需要多少单词量的问题,普遍认为单词量要更多才能高分。
单词量少肯定不行,普遍的实例都证实了,我家大娃单词量过于少,英语就低分。
单词量要很多吗?我家小娃体现的是不需要太多,小学校内课本要求的单词量就可以考满分;初中1600词也可以跟住甚至得超高分(老师教的阅读可能也会拓展一些词汇,没要求背诵)。
英语量小不行,好像也不需要太多,所以准备高中前背诵2500词(因参加竞赛,很有可能只背高中阶段的核心词,大概1千多),高一观察得分情况再说。
语文完全没信心,只要求娃做好基本要求了,议论文也不抱信心,娃道法及历史类的主观答题都不行,我看有的同学可以滔滔不绝的。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语文120+对理工科孩子是比较难的,一般说130的通常是小学和初中家长孩子当时语文非常好,可能会有这个感觉
: 英语140对北京卷来说难度真的不大,我孩连大纲要求的那些单词量都没达到也都没下过140,他在他们班算弱的
--
FROM 114.254.174.*
“用法、语法、阅读、写作”这是国内考试拿高分的关键,单词量逼近4000可能性价比最高。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考试的好处就是它是有范围的
: 就算稍微超一点也不会太过分
: 而义务教育范围甚至可能不超
: ...................
--
FROM 114.25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