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因为手机,又一夜未眠
高二了,给孩子点自由吧,孩子能晚上交手机已经很配合了。
--
FROM 61.49.25.*
【 在 babycherry 的大作中提到: 】
:
: 亲,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他又有4科不及格,游戏成瘾,就这样还要自由??
叛逆期就是这样,你家孩子估计初中没怎么作妖,特别配合你们吧?
叛逆就是孩子自我成长的经历,他就想证明自己长大了,不再需要父母的唠叨。悲哀的是这个时段还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如果在学校学习遇到困难,回家再遭遇父母的唠叨,得,那就破罐子破摔了。
保证孩子身体的情况下(晚上睡觉交手机保证睡眠),他还知道要写作业要听课,其他的,家长别再干扰。
我家男孩初三,初二的时候因为手机的事和家长闹掰了,到现在大半年基本不喝家长沟通了,放学回家就拿手机,六点半到八点,然后八点到九点写作业,九点到十点半又是手机,曾经有一段时间拿手机不光看视频,还玩团队游戏。现在只玩单人游戏了。头半年我们家长很痛苦,眼看着他回家就放纵自己,假期也是放纵自己,那次期末考试成绩下降好几名。半年后自己劲头过了点,也玩,但总归该背该写的基本都完成了,这次期中,比初一时还好了点。
--
FROM 61.49.25.*
【 在 babycherry 的大作中提到: 】
: 初中住校也没有手机,中考完才给他买的手机
还能谈的话就跟他谈谈,如果不愿意和家长说的话,那你们通过与他在一起时你们说,他听,或者你们给他发微信,用文字表达。
意思很简单,你们能理解孩子现在学习压力很大,也能理解孩子希望给自己放松的时间,能理解孩子通过手机放松自己。
但是,身体是自己的,不管怎样,不能以伤害身体来放松,睡觉是身体最好的放松和恢复的方法,所以必须保证睡眠,睡觉前必须交出手机,这个没有商量。
做到了前一条,然后再要求孩子完成学校的任务( 有些孩子可能惰性比较大,那就适当松一丁点口子)。其他的家长附加的作业或者补课啥的,真没必要,把课内完成已经很不错了。
其他的,玩手机就让他玩吧,趁他心情好的时候,跟他说声,孩子要不这会休息下眼睛,出去打打球,或者出去骑骑车?当然,这些都是他自己去的,或者自己找朋友,家长一定要消失。
--
FROM 61.49.25.*
只能感叹你们孩子真听话,我家孩子,如果让他中学六年都坚持只干三件事:学习、吃饭、睡觉,估计就算他熬过这六年,六年之后,他没法再找回一个正常人的乐趣。
【 在 caoyangorg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只能感叹你们时间好宽松,我们初一就七点放学了,到家吃完饭开始写作业就八点了,作业一般写到十点半左右,再看会课外书就十一点多了,手机自动戒断,不是不想碰,而是完全没时间碰,觉都不够睡。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223.104.42.*
【 在 huaerka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学学习六年以后就不能当正常人了?所以孩子手机成瘾赖谁,家长的观念有很大问题。
一看您这就喜欢走极端,不是A就是B。
我孩子小学四五年级时约定的是一天半小时,然后到了六年级拉锯战成了不超过一小时。初中开始,学校作业需要用手机的情况多了起来,比如布置作业,比如查阅资料,孩子开始讨价还价,一小时不够了,这样变成一个半小时,初二孩子再大一点,作业查询再多一点,又讨价还价时双方发生冲突,谈崩了。孩子不再与家长说话,最后我只能守住底线:晚上睡觉交手机,寒暑假上午交手机。
孩子长大了,他希望有个人支配的自由,家长完全管起来,违背了孩子成长的规律。现代社会,一个自由的人没有手机,简直不敢想象。那个14、5岁的初中生,甚至17、8岁的高中生,没个手机,确实残忍了点。记住:没有哪个孩子突然一天变成自律的成人的,都有个过程,家长得学会逐渐放手!
我暑假因自己孩子叛逆厉害就青春期孩子的事跟朋友聊天,朋友给了我一个刚刚发生的例子告我:一个中学的乖孩子,高考前从未拥有过智能手机的年轻人,考上大学后因为沉迷于手机游戏两年时间就退学了。
--
FROM 61.49.25.*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成长过程中有“冲动期”,不要认为不会跳,绝对不能“跳了就跳了”,不能保证绝对控制的情况下不能赌。
那种家长对“青春期”没有任何概念。确实有些孩子青春期表现得很温和,可也有不少孩子青春期独立思想特别强烈。《大宅门》里少年白景琦大家就没印象吗?
--
FROM 61.49.25.*
【 在 letian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特别赞同这种观点,而且我觉得手机管控这个事最后还是要孩子自己去管控的,只是在学习阶段很多家长把电子设备当成学习的假想敌了,我觉得电子设备有影响,但不是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孩子自己。
谢谢您的赞同!三观一致是件让人开心的事。
对孩子,适当时间的适当放手,是为了让孩子在应当的时间学会应当的独立!
管束越多,管束拖的时间越晚,孩子长成巨婴的概率越高!
对于纯粹的文化知识学习,每个孩子天性不一样,不可能付出同样的努力就取得同样的回报。很多家长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将孩子的考试成绩比不上别人,怪罪于手机,或者别的游戏。
其实,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还有很多可以养活自己并且活的开心的选择。
--
FROM 61.49.25.*
真不好说,游戏,对于不同孩子的诱惑力肯定不一样,但可以肯定,令人着魔的不局限于性格孤僻者。
当一个手机小白,进入大学后,突然打开一扇绚丽的门,指不定谁就投了降。
【 在 huaerkai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猜你说的这个“乖”孩子是性格孤僻吧,一个有良好社交有兴趣爱好的孩子,上了大学会沉迷手机退学?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106.3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