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今年的CMO,卷出新高度
国集返场35确实不应该占保送名额,估计一但比例太大,政策调整就该提上日程了
其他也不叫返场了,就是正常再参赛。
另外去年的60-100之间只有4人再次参赛,大概率这段的人都升学了,高二走计划,高三不确定,估计强基和正常高考都有点。
【 在 nisus 的大作中提到: 】
: CMO2024返场选手182位,其中国集返场选手35人,金牌返场选手66人,银牌返场选手91人,铜牌返场选手25人。
: 今年的IMO金牌 ,返场4位!
:
--
FROM 114.244.128.*
高年级成绩理应更好的,那不叫健康的竞赛
看竞技体育也是,老将和小将整体上弄不过中生代,个体上低龄的妖人常有。
学科竞赛不是合格考,达到某种水平或高度用时最短的也印证了天赋更好。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这才是正常的生态,高年级成绩理应比低年级的好。以前那样不断强调低龄化不正常
--
修改:Juicy812011 FROM 114.244.128.*
FROM 114.244.128.*
邓哲文之前说过不参加了,估计是不再参加了
新人里传的武钢有个猛人
【 在 nisus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邓乐言、张恒烨、谈弘毅、邓哲文
: 邓哲文是2024/2025 两届IMO金牌…
: 能中三次么?!
: ...................
--
修改:Juicy812011 FROM 114.244.128.*
FROM 114.244.128.*
除非保送北大英才,否则都得等高三毕业
参加不是问题,占国集名额是问题,组织者明知道问题在哪不去改进,莫名其妙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堆顶牛,就不能跨过CMO,开启新的征程?
: 那么多创业老板不能成为榜样吗?赶快去选专业,趁AI还不能一统天下,赶紧博取社会立足点。
--
FROM 114.244.128.*
不能,因为imo的题和ctst的题有差异。
如果ctst能出imo风格的题,选出来几个队谁去也基本都能第一,没什么悬念。
【 在 gambol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去IMO都能保证中国第一么
--
FROM 114.244.128.*
其他科竞赛并不这么想,都在想着该科竞赛如何推广,更广泛发展
比如信息学的1/3限制,化学的弱省扶贫政策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组织者就为了选出国家队那几人,可没想着通过CMO培养数学的社会基础
: 卷到一定程度反噬后就很难再激发群众的热情了,示范作用是层层向下的,当脖子断了,下面就消散了
--
修改:Juicy812011 FROM 114.244.128.*
FROM 114.244.128.*
感觉这四个里只有邓乐言参加的可能性大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是根据省队的名单吧
: 去年浙江省的省队名单里有史皓嘉,但是他并没有参加去年的CMO
--
FROM 114.244.128.*
湖北这种,省队里差距很大,省队分数线不高,头部国子学的很强,加上这几年返场的数量影响,成绩稍有所提高,整体上和浙江、北京、上海还有点差距,上海也存在此现象,省队后面的分数不高。浙江和北京稍扁平,省队线也是最高的两个,差异在浙江一试比北京厉害。
【 在 nisu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道理
: 今年湖北得靠彭宇轩和刘昌宇.
--
FROM 114.244.128.*
上了难度差距很明显,选不出来那么多的
高联这种能做到2.5小时4道题的全国加一起一年可能都没有60人,还包括很多重复参赛的人
cmo这种做出4道题,一年就100左右,做出5个的也许上双,也许个位数,去年第6题拿满分的就2人吧
上面说的还是真正的考试,题的难度要低于平时的偏难怪,平时的集训破题,省队里高的拿100多分,低的可能3分。
弱省省队去参加cmo的还有拿3分的。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都是造出来的,天赋只是基础,靠经验及规划。
: 我觉得具备天赋的不会低于1‰,1000万人起码能挑出1万多。
: 竞赛运动的意义是引导一个有用的学科繁盛,当社会分配不足的话,就通过升学来引导
--
FROM 114.244.128.*
全中国找高考数学140的,也找不出多少,何况竞赛难度,想简单了。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过程中的生存淘汰作用,各种因素。
: 假如把最优秀的教练集中到某个小城,教练可以全域选人,从幼儿园开始选,出了成绩给高报酬。
: 你看能不能出人?肯定出的,还能出不少。
--
FROM 114.24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