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今年的CMO,卷出新高度
国集选手应该不得二次入集,但可以参加CMO,与新入集选手一块竞争国家队名额
【 在 nisus 的大作中提到: 】
: CMO2024返场选手182位,其中国集返场选手35人,金牌返场选手66人,银牌返场选手91人,铜牌返场选手25人。
: 今年的IMO金牌 ,返场4位!
:
--
FROM 221.223.198.*
66人是CMO金,4人是IMO金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意思是金牌66人返场,4人再获金
: 那绝大部分金牌都是蒙的?
: 换套题就全换人了
: ...................
--
FROM 221.223.198.*
一堆顶牛,就不能跨过CMO,开启新的征程?
那么多创业老板不能成为榜样吗?赶快去选专业,趁AI还不能一统天下,赶紧博取社会立足点。
【 在 nisus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邓乐言、张恒烨、谈弘毅、邓哲文
: 邓哲文是2024/2025 两届IMO金牌…
: 能中三次么?!
: ...................
--
FROM 221.223.198.*
组织者就为了选出国家队那几人,可没想着通过CMO培养数学的社会基础
卷到一定程度反噬后就很难再激发群众的热情了,示范作用是层层向下的,当脖子断了,下面就消散了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除非保送北大英才,否则都得等高三毕业
: 参加不是问题,占国集名额是问题,组织者明知道问题在哪不去改进,莫名其妙
--
FROM 221.223.198.*
具备示范作用。
例如围棋,上海业5非常水,但激发了热情,参与人多,上海的头部高手就多。
有的省升5特别难,升上就是高手,但群众不活跃,虽然业5是更小的比例选出,水平明显高,但头部高手很少。
足球也是这样,没有群众基础,越来越烂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类似竞技体育和大众健身
:
--
FROM 221.223.198.*
其实都是造出来的,天赋只是基础,靠经验及规划。
我觉得具备天赋的不会低于1‰,1000万人起码能挑出1万多。
竞赛运动的意义是引导一个有用的学科繁盛,当社会分配不足的话,就通过升学来引导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未必,1000多万人里选60个,年龄下不设限,上要封顶可能更加科学。
: 本身就是选极少数天才,摆脱压制,尽量放飞自我应该是主要诉求,而不是相反。
: 正常普适路径,高考就行了。
: ...................
--
FROM 221.223.198.*
就是过程中的生存淘汰作用,各种因素。
假如把最优秀的教练集中到某个小城,教练可以全域选人,从幼儿园开始选,出了成绩给高报酬。
你看能不能出人?肯定出的,还能出不少。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了难度差距很明显,选不出来那么多的
: 高联这种能做到2.5小时4道题的全国加一起一年可能都没有60人,还包括很多重复参赛的人
: cmo这种做出4道题,一年就100左右,做出5个的也许上双,也许个位数,去年第6题拿满分的就2人吧
: ...................
--
FROM 221.223.198.*
没有性价比,而且成长过程中一直有人走偏,考题是根据现实情况设置的,可以控制分段,人本身只是重要因素之一。
人的先天智力,在自然繁衍的基础上,不会出现过低的组合,假如南北各出了1个类同的特例,那么这种基因效应就是大量存在的,如果是稀少的,那么这两个类同特例同时出现(或万年出现一次类同)的几率组合 有可能比我们观测到的宇宙星系都大,何况还是几十人的选拔?顶牛频频出现,说明的是环境出现了变化,人其实没变,类同的基因组合是大量存在的。更难的是兑现这种潜在能力,同样的环境,数量基数是最大的力量。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全中国找高考数学140的,也找不出多少,何况竞赛难度,想简单了。
--
FROM 221.223.198.*
最初的天赋有优势,但比例不会太低,生长过程中不断在强化或弱化,最终形成偏差,而体现出大比率差异,到了少年已经不可逆了,这也就是邱说的12岁基本决定了一个人的数学成就。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样的天赋水平就是看选拔标准,千分之一,百万分之一,都是优于常人,数竞国集标准就是只挑60个,省三标准可能上万人。这60人跟这上万人,差别还是很大的。
: 就像100米跑,11秒可能全球数以万计,在70亿人里也是有天赋了,但按10秒选拔,all time 就几十人。
: 天赋是前提条件,后天规划运作就是兑现天赋,条件不足就兑现不充分,这个就不可知了。现在强省出成绩的小娃越来越多,就是兑现条件比以前好了,弱省相反,听说小高年级就搞高联还很诧异。
: ...................
--
FROM 221.223.198.*
其实现实证明了,整体可证明,个体不能证明
有个集群基数,只要达到这个集群数量,各行各业都能充分发展,高低人才搭配到最优,这就说明了有一个百分比足够冗余完成各项需求。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道理在任何领域都一样,某个留守放牛娃如果有条件,也许钢琴可以比郎朗还强,但是无法证明了。
:
--
FROM 221.22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