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今年的CMO,卷出新高度
运动员好像很有说明力,其实运动员的成绩也是结果,运动员本身成绩不具备证明天赋的小几率。
短跑也这样,天赋是肯定存在,但几率不会太小,太小就不是人生的了。
天赋在不断夭折或弱化,这才是自然规律,运动员因为训练不科学或受伤,彻底扭转潜力的不要太多,另外环境因素也占非常大的比重。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百米10s这个道理,就像每年高联考完,成绩都很稳定,和历史差不多,到了某种难度能够掌控的就是固定比例的人数。
--
FROM 221.223.198.*
我的意思就是天赋比率不会太低,天花板的高度不是1人顶起来的,是一群人,最终总有1人脑袋更高一点。我个人思考的观点是:1%可能不足以细分天赋差异,但再往上,逐步加速让位于环境因素。如果娃设想的对,天赋的先天差异就很难突破1‰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全国一个年龄段超过数学国集标准的人肯定不只60,但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够兑现这个标准,不管是参与还是没参与,总有用成功有人失败,因为数量就是定值60,哪一年高于这个天赋参与的人多了,哪一年参与的少了,下一级别的兑现了,就归结于运气吧。
: 但是这个天赋人数比例是固定的,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培养,搞不了就是搞不了,百米想进11s,进10s,就是狂练,也是大比例的人一辈子做不到的,数学竞赛也一样,个体间差距很大,这是事实,你没在这个环境里,否则你也能看的清楚,有些人就是天赋高,当然也是在一定难度范围内,下一个难度,依然是剩下的人里再次筛选。
: 比如喆哥最后能到什么水平,都得看能否兑现,他可以4年级一年之内从高联初学到北京初高中生年龄段第五,换个人还真做不到,邓乐言也不行,但是到了cmo,imo,喆哥到底还行不行,都是未知的,目前来说,他现在的年龄还不具备达到邓乐言高一的高度,还很长的路要走。
--
FROM 221.223.198.*
在自然的基因组合过程中,不可能出现金字塔型,只可能是椭圆形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极高极低天赋的分布更像金字塔型
: 如果说比例不小,那只能是标准设置的低。
--
FROM 221.223.198.*
成绩有极高极低,但天赋没有,天赋冲顶可以,但不会极高,因为基因组合就不可能出现突兀状况,除非基因突变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纺锤或者椭圆是全部的,极高或极低这种就是一边倒
--
FROM 221.223.198.*
天赋相差很大,是拿天赋球的上端比下端,任何一种天赋都只能存在于面上,不能脱离,高天赋就存在于天赋球的最顶端。
兑现相差更大,兑现就是环境的力量体现了。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兑现结果的天赋虚无缥缈
: 兑现成功或失败的天赋都是用各种成绩标准来衡量的。
: 个体可以有不同的天赋,但不代表每种天赋个体间都相差无几。
--
FROM 221.223.198.*
这个放弃的是哪个省的?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省数学会、学校、教练都希望自己有关的国集越多越好,下一年的名额也与上一年的成绩相关。
: 学生学籍在高中,参赛是合规的,不同的人追求的不一样,有要多次参赛的,有要多次满分的,当然也有想着学弟学妹的,比如信息学去年那位,国集下一年进了省队因为学校1/3限制,主动放弃进省队的成绩
--
FROM 221.223.198.*
应该不是,感觉出现脱离主体的极值更可能是“契机”起了作用。
例如韩国那个菲尔兹奖,如果他的天赋是一个极值,不可能掩盖得住,也不可能出现自以为不行的认知,当然他的天赋也是顶端的,但顶端不是深远的极值。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更接近正态分布,而且右侧深不可测。
:
--
修改:scubawh FROM 221.223.198.*
FROM 221.223.198.*
我就想看看会不会出现在经济最强的那两三个省份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湖南
--
FROM 221.223.198.*
1/4没到场的比率超高了,说明本人并不积极,大多都是被裹挟报名的。
【 在 nisus 的大作中提到: 】
: 邓/谈/张都不参加了
: 上海的刘澈返场 ,今年要再拼一次了..
:
--
FROM 221.223.198.*
普遍来说,省队名额多了,倒是利好
强省拥有更多的省队名额,这是合理的,从这个角度,我支持返场了,哈哈
【 在 evergre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多数同学多参加一次也无所谓,直接作用就是给省队下一年多争取一两个名额。
:
--
FROM 221.22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