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北大附初中生去了57高中
打了一大段话竟然被审核,我有空再改一下发给你
【 在 bingling524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探讨一下遗憾在什么地方吗。校友资源吗,小强各班型层次分明,如果上不了实验班,普通班的校友资源和区重实验班也差不多,都是大部分985,211,top2是凤毛麟角。或是更好的平台和师资,更好的学科素养。诚然,区重师资不如小强,教研能力也不如小强,但对于能力处于中上的孩子,也可能负责落实基础的老师比授课能力强的老师更合适。这里没说一定要选择区重放弃小强,而是说根据孩子自身情况去选择,有些孩子到不了头部差的不是智商,是自律,那么在面对高考这场要结果的战争中选择管理更严格的区重是否更务实一些呢,素养和视野能否在课业没那么繁重的初中阶段解决呢。过来人的经验非常重要,望能不吝赐教。
--
FROM 123.112.30.*
我说这话的前提是纠结选xq普通班以及区重实验班的孩子,我认为这部分孩子里大多数家长觉得孩子考个211就很不错这个信息是失真的。
至于在这个范围之外的孩子,我觉得其实可以忽略我这些话,因为完全没有意义了。
【 在 jhl 的大作中提到: 】
: 钱老师的孩子在Top2上学,看谁都觉得有top2的潜力,
: 但我们这样的大多数家长觉得考个211就不错了...
--
FROM 123.112.30.*
这话说的我觉得有些酸酸的,或许我感觉不对吧
我说这话的前提是纠结选小强普通班以及区重实验班的孩子,我认为这部分孩子里大多数家长觉得孩子考个211就很不错这个信息是失真的。
至于在这个范围之外的孩子,我觉得其实可以忽略我这些话,因为完全没有意义了。
【 在 jhl 的大作中提到: 】
: 钱老师的孩子在Top2上学,看谁都觉得有top2的潜力,
: 但我们这样的大多数家长觉得考个211就不错了...
--
FROM 123.112.30.*
首先,我说的遗憾不是有关个例的,因为个例都有其自身考虑哈,前面也交流过了。如果已经选了那就踏实的跟着所在学校学习,不要多想了。
我说的遗憾是对尚未中考的初中生而言,有些意义。你这里提到的一些角度我觉得都属于家长不太好把控的那种微环境。举个例子来说,就好比买期房,你看到的是样板间和小区规划图,至于房子盖好后是否能完全兑现还是有些地方达不到,这个不好说。而买成熟小区的新房或者二手房,这方面的风险就相对会低很多。
一个孩子不可能再克隆出一个,一个放在区重实验,一个放在小强普通做对照实验,所以所有的都是理论上来讲的
。比如小强的师资更丰沛些,各个层级的老师都有,孩子有潜力可以有实验班的上升通道,没潜力就在普通班但还可以某科分层教学等等
【 在 bingling524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探讨一下遗憾在什么地方吗。校友资源吗,小强各班型层次分明,如果上不了实验班,普通班的校友资源和区重实验班也差不多,都是大部分985,211,top2是凤毛麟角。或是更好的平台和师资,更好的学科素养。诚然,区重师资不如小强,教研能力也不如小强,但对于能力处于中上的孩子,也可能负责落实基础的老师比授课能力强的老师更合适。这里没说一定要选择区重放弃小强,而是说根据孩子自身情况去选择,有些孩子到不了头部差的不是智商,是自律,那么在面对高考这场要结果的战争中选择管理更严格的区重是否更务实一些呢,素养和视野能否在课业没那么繁重的初中阶段解决呢。过来人的经验非常重要,望能不吝赐教。
--
FROM 123.112.30.*
看到我审核的那段话被放出来了,你应该也看到了。
我认同你这段话里的观点,尤其孩子对自己有那么清晰的判断这很不简单,家长也很理性。希望孩子稳扎稳打,取得满意的成绩
【 在 bingling524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孩子就是属于实力介于小强尾巴和区重实验班的,初中三年成绩都还稳定,所以之前一直考虑的是育英和北大附首师附怎么选。当然这次少考了几分和这些学校都无缘了,最终也是尊重了孩子的选择,但这依然是个困惑我的问题。我家孩子智商中等偏上一点点,学习习惯不好,属于看人下菜碟,对于要求严格不留情面的老师作业就认真,对于要求松的,哪怕再喜欢老师,或者老师讲课讲的好,也是会混日子的。我们初中在十一体系内一所学校,宽松的学习环境,高素质的老师和有意思的课堂,丰富的课外活动都经历过,最后也还是有机会选择十一系的高中,当然本部是够不上,孩子自己放弃了,说这种风格学校体验过了,能把自己优点放大,也能把缺点放大,主动要求管理严格的学校。所以出分以后目标就锁定了五十七中,但后来了解到了现在就读的高中,孩子自己去考察了,觉得宽松度是介于五十七和十一系之间的,老师素质也还挺高,虽然很冒险,但他想试试,我们也尊重他的选择了。至于孩子能考什么层次的学校,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在大部分孩子上高中之前已经基本定性了,高考成绩在孩子三年心态不崩正常学的情况下,一部分取决于智商上限,一部分取决于多年养成的学习习惯,还有很少一部分取决于氛围,至于到底是宽松高平台的氛围更适合你家孩子,还是紧张有点压力的氛围更适合,还是要根据自家孩子特点去选,但实际学校的选择对于最终结果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前后差不过二十分,撼动不了层级,一个能力大概在211层次的孩子,是很难考低于600分的,但是也很难突破650。
--
FROM 123.112.30.*
我那段话其实当时也是被审核了,然后我把第一句删掉后就发出来了,没想到原文还能过审。没关系的
这个压力的问题,其实看孩子了,在哪个环境都有压力,只不过这个压力的类型不同。如果孩子适应某种类型的压力,那么这种压力就是好事;如果不适应,那么就是坏事了。比如直升的有些孩子,没有经过中考这种大考的心理锤炼,有的就会在高考的时候心理不够强大等等,平时就要注意锻炼这方面能力
【 在 jhl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有点酸,羡慕啊,不过请钱老师不要介意,就是开开玩笑了
: 我们家也是在区重的1+3,没有去冒险试lxq了,现在看来1+3的压力也不小
--
FROM 123.112.30.*
是的。孩子去了lxq,即便在普通班,但上升的通道很顺畅,对有些后发力的孩子是个机会。即便依然在普通班,但lxq的师资完全能兼顾得很好这部分孩子的学习;并且如果有优势单科的话,可以和最牛的那些孩子同堂,会受到非常好的带动。。。
【 在 xinj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同,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
: 有初中考lxq都有困难的孩子,勉强考上后表现远超预期的
: 用成长型思维考虑比较好
: ...................
--
FROM 123.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