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2022全国数学联赛北京赛区省队名单出来了
总共40个
rdf 25个依旧遥遥领先。
11有11个。
qhf拉胯,就1个
sy拼凑出3个
--
修改:SlO FROM 59.108.15.*
FROM 59.108.15.*
说的轻巧了。
要是这么容易,qhf为什么不搞?
数竞生,生源方面得早下手,早培养,周期长,最后也就保送几个,费力不讨好。
我看北京也就 rdf,11花大力气搞。sy也花了一些。其他学校基本就是有枣没枣打三竿的心态。
【 在 xinj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qhf 看来不搞竞赛
: 真要搞,找几个姚班学生来教不是很容易吗?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Pro Max」
: ...................
--
FROM 59.108.15.*
sy还是得要政策。早下手掐尖。竞赛生得形成一定规模,才能相互促进,否则要么菜鸡互啄,要么偶尔蹦出一两个鹤立鸡群的容易固步自封。
11以前小升初有海选。rdf更不用说了。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sy是投入最大的,但生源不行,除了个别尖子,规模上不去。不过即便如此,也是稳坐第3了。
--
FROM 59.108.15.*
武钢三中数体教是历史问题。个例吧。
【 在 Adjani 的大作中提到: 】
: 会考不等于会教,武钢三中数竞的大神教练,其实是体育老师
: 依据华中师大一附中叶新年老师编制《IMO历届中国队成绩及分析》的数据,截至2022年7月,IMO金牌数前八名的中学如下:
: 第一名:上海中学(14金),第二名:人大附中(13金),第三名:武钢三中(11金),第四名:华南师大附中(11金),第五名:湖南师大附中(8金),第六名:华东师大二附中(6金),第七名:华中师大一附中(6金),第八名:深圳中学(6金)。
: ...................
--
FROM 59.108.15.*
看看这个 成都七中的唐旌凯同学,他从高一开始学习数学竞赛,高三成功以全国第十的好成绩入选国家集训队,并保送姚班。
每个竞赛生背后都有很多故事。只不过报道出来的大都是成功学生的高光时刻。
版上的浮夸风越演越烈,以前还只是初二初三开始学竞赛,现在演化成小5就得学完高中,小6就得省二水平才有机会。也许是有人或机构带节奏卖课,也许是有人故作NB状,也许是有人觉得说得越夸张越能显得自己见多识广。
咱们家长保持清醒就行了。
【 在 soccer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想想问问,难道省队都是一次考上的?之前没有省二,省一的过程吗
: #发自zSMTH@RMX3031
--
FROM 59.108.15.*
所谓的天资高,也只是他最后成功了才会得到这个结论。
看看他高一高二连省队都没进,在高三那次之前,绝对不会有人说他天资高。
也就是说就算天分高的人,如果花费的功夫不到,照样拿不到好成绩,也就不会被人评价为 天资高。
【 在 rainmansys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同学,天资确实高,这是没法复制的。
: 据他自己的采访,入学后11月刷完奥数教程近两本,四天刷完小蓝本数论。
: 大部分竞赛同学就是踏踏实实初中三年学完高中内容,然后打好基础,高一再试水。
: ...................
--
FROM 59.108.15.*
北京这边top2统招录取人数多,五六百人,走高考路线更划算。
走竞赛要跟全国牛娃pk,每年北京这里也就十来个上top2的,不值得为此放弃高考文化课。
【 在 xsc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成都七中的竞赛生是不是都不学文化课,全力冲竞赛
: 如果是这样的话,每年2000小时以上的训练量,也算合理。
: 北京的学生,很少有完全放弃文化课的。大部分从六年级或者初一开始学,一开始通常一周也就上一次课,做做作业而已。一年300个小时。拿了省一,甚至到省队阶段才会阶段性停课。算下来,总训练时间未必有wxh长
: ...................
--
FROM 59.108.15.*
如果周末两天全利用上,一周20小时还是有可能的。
毕竟小孩子跟大人不一样,没别的烂七八糟的事情去做,可以一天都坐在那里鼓捣。
【 在 naive113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年1000小时,拉平均每周20小时啊,一周干5天,平均每天就是4小时,这个强度!
: 还有别的科目的。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
FROM 114.2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