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MIT今年录取的两位大陆高中生
第一个硬。
化学、科学水分太大了,第二个在上海,明显各种家庭资源多,参加各种科技大赛获奖,靠的是学校和家庭团队实力成分大。化学本身对于智商要求也并不高。
第一个在苏州,本身资源就比上海弱。数学是纯头脑,还是有天赋保证的。
当然,未来发展,也许第二个会牛一些,因为资源整合能力强。估计是斯坦福的鲍哲南的徒弟路线。
【 在 beanspow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明显第二个更厉害。第一个写的最长的那一段比较水。 其实核心就是全国数学竞赛2等奖
--
FROM 27.115.4.*
第一个硬。
化学、科学水分太大了,第二个在上海,明显各种家庭资源多,参加各种科技大赛获奖,靠的是学校和家庭团队实力成分大。化学本身对于智商要求也并不高。
第一个在苏州,本身资源就比上海弱。数学是纯头脑,还是有天赋保证的。
当然,未来发展,也许第二个会牛一些,因为资源整合能力强。估计是斯坦福的鲍哲南的徒弟路线。
【 在 Giwat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第二个硬
: 第一个水不少
--
FROM 27.115.4.*
二等奖的多了去了,能进MIT的有几个。
而且不是一般的数学竞赛吧,丘成桐那个,我不清楚什么级别定位的。
游泳冠军也是有含金量的,如果是中学名校的话,苏州北美国际高中,身体素质这东西造不了假。
AIME满分应该是硬实力吧,含金量较高的。
上海搞化学的哪一位,奖项确实比第一个强,因为都是综合性的科协工程联合国啥的比赛,普通人压根摸不清门径,也就上海中学生能接触到这些东西。都是靠家庭实力和学校实力支撑的。个人素质未必比第一个强。
【 在 beanspow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第一个明显不硬,最起码比第二个要差。
: 有啥说啥,人家数学能全国二等奖,也是有刷子,挺厉害的,除了这一条,其他都so so
: ...................
--
FROM 27.115.4.*
那个上海化学的明显更水啊,都是那种综合性的比赛,类似马术主持人这种,靠软实力的,烧钱找关系的。
【 在 beanspow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二等奖的多了去了,能进MIT的有几个”,所以啊,其他二等奖极有可能根本没有资源和心思和综合素质去参加mit的夏令营。 比如游泳这种费用较高的项目,人家可能一直投入大量资金学了,普通人家根本不可能出成绩。否则她怎么不去学乒乓球跑步呢。你看看那些体育明星二代,再搞体育的话也乎都是高投入的项目。
--
FROM 139.227.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