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陪孩子一起复习,对这2个学科现在的考察方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地理学科主要是自然地理(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文地理。孩子们通常熟记自然地理,但人文地理理解不够深入。
从直观感受,沿线的生态环境敏感区这个因素,涉及文字最多(包括文物遗产、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结合现在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间的关系,我们所倡导的导向,这个有更大的把握是决定性的因素。
理性分析,整体看,影响南北线方案选择的因素是很多的,也是各有利弊。1)线路更短,经过的平原占比更高,成本会低;2)房屋拆迁量大,对民众影响更大也会提高工程成本;3)跨过的水域更多,施工难度更高成本也更大;4)林区更长,生态环境敏感区更多,这2点无论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成本的角度,都是弊端。所以无论是过去的成本角度还是现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我们都会倾向于北线方案。
我们再来看孩子的答案,乍一看也很有道理,确实是经过的林区短,施工难度低。但再结合地形看,北线经过的山区占比更高,那施工难度还更高了呢。这本身就矛盾了。所以她回答的逻辑是错误的。
孩子们的这个年龄,通常对可持续发展,对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等这类大的命题(口号)是理解不够的。比如我家孩子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3个层次,理解就总是下意识理解为生物种类多样性,所以谈到保护也是觉得要保护基因多样性才是根本措施。我觉得的比较有效方式是结合时事,还有类似这种有价值的题目,和他们进行探讨,加强他们的理解(同时也会仰视孩子们有些知识远比自己学得明白,这个有助于提升亲子关系),其实这也是命题人想要孩子们具备的学科素养(结合实际,学科无处不在呀)。
到了68、69分阶段,知识点基本没问题,孩子们要多思考这个学科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十年之后你还能记住的东西),打开自己的格局。每一道错题都值得深思。
另:我家娃从初一开始学到一模一直稳定是90出头的水平,我实在忍不住了,开始督促和陪伴复习。这次二模略有提升,但按她的话,“理智告诉她,我介入会有帮助;但直观上她还没有感觉到”。
--
FROM 123.1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