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按照分数来分档,还要一再细分,这才是不加思考的结果。孩子的成绩变动在初中再常见不过,在你所谓的各个档区之间跳跃,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究其背后原因,当然可以归为基础概念不牢、解题方法不熟、粗心马虎等等情况,但是这些情况本来就对应着不同层次的训练,作业内容也各不相同;而且孩子在不同阶段也会呈现不同的状态,比如单元A需要刷基础,单元B需要刷熟练度,单元C需要刷拔高,这样每个阶段也要对应不同水平的作业。一个班几十个孩子,一个老师可能还要带不止一个班,你能针对每个孩子去做精细分析和动态跟踪吗?
另外,完全不愿意学、能够完成最基本的作业、能够认真完成全部作业、愿意主动思考和拔高,这根本就是四个不同层级的学生,这种层级根本不能单纯依赖成绩来区分。你要如何对孩子做出科学的分层?能让所有家长心服口服?
说到底,一个学校能通过班型来分层也就可以了,班级内的细分非常考验老师的水平和精力,而且很有可能最后的结果就是吃力不讨好。针对孩子具体特点的辅导,本来就应该由课外辅导或家庭教育来弥补,对学校老师做过高要求是不科学的~
【 在 alanju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本就没有“盲盒”, 你用这个概念,说明你不加思考接受他人的思想植入。
: 60-90的区间就是错误的。 70以下或者75以下一档, 75-90之前一档(还可以细分75-85,85-90)
: 70以下或者75以下一档,很简单基础不行,课内知识一知半解。做课本上的习题,都准确率低,比如低于70%。
: ...................
--
FROM 123.12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