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zts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和没学没啥区别,搞研究出成果需要好导师好方向,搞不出来就是张益唐那样北大数学系第一名也就是麦当劳打工的命。
:
我身边的例子。表哥90级的,高中从朝阳烂校考到师大二附中,成绩优异,尤其数学物理,当然也归功于基因,姨妈毕业于西工大,姨父毕业于哈工大,两个人就职于当年的航天部。表哥于我是神一般的存在。高考据姨妈说她想让孩子填计算机之类的应用学科,表哥觉得自己物理竞赛能获奖,高考550+,填写了浙大力学专业。进入浙大就对专业不感兴趣,中间又信佛吃素把身体弄垮休学一年,读了5年才毕业,95年分配到首师大当老师,那个年代大学老师算丢人的职业,表哥干了一年多就辞职跑外企去了。无奈毕竟满脑子物理的底子,外企也干得不顺,后来又辞职做古玩生意,一直不顺。
学生时代竞赛获奖,就想以此为大学专业,进而成为职业,以为自己获奖就能有兴趣,大概率最后都会被现实打脸。一般而言,绝大部分人是干一行、厌一行,并且不希望后代干自己这行,因为太了解这行的弊端。比如我父母都是老师,作为普通中学初三化学老师的我妈从小就教育我老师不好,无权无势,占不了便宜,也不像企业有奖金,而且很累。所以我从小就歧视老师这个职业。
因此,孩子成长过程中参与任何竞赛,主要目的是培养拼搏进取精神和时间管理能力。幻想学到啥终身有用的知识,大概率会失望。
--
FROM 120.24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