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得不好听,这个孩子再不深度干预,大概率废了。哪怕干预,希望也不是很大,沉迷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的生长环境有很多这样智商不低,天赋不错的孩子,沉溺游戏挽救回来的不超过一半。我也曾沉溺,因为父亲常年不在家,母亲工作三班倒,还有兄弟,老人要她操心,我从小比较独立,基本是放养。我从小二接触游戏,初中开始沉迷,知道沉迷的滋味,每天除了游戏不想别的,家里管制我就花心思破解,比如偷粮票卖钱买游戏币,用食堂饭票找途径换人民币买游戏币,隐匿压岁钱,不吃午餐,谎报学校缴纳的费用等等等等。最后从初中入学第一名沦落到差点没考上本校高中,然后醒悟了一阵子,因为学习氛围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考上了还可以的大学,然后放飞自我,直到成绩单挂红,才半醒悟,至少混了个毕业。
然后我的发小,从小学就开始沉迷,他母亲精神有问题常年在家但管不住他,父亲是侦察兵病退在家,和他斗智斗勇,包括放学后和假期奥数班跟踪掌握动向,甚至出现多年后我们都会提的名场面:他在街机前挥汗如雨大肆砍杀,他爸爸站在他身后面无表情,只等他回头。。。。他瘾比我大,物理天赋比我好,高中曾考过省竞赛第四(据他说是第三,组委会给他家打电话了,因为第一也是我校的,所以把他的第三和第四交换了。这事发生在现在我肯定不信,但那时大概率为真)一直在半沉迷的状态下考上的复旦。但是上大学没人管了,放飞自我大二退学重新考的电子科大,还是依旧沉迷游戏,但是在本地上学父亲能管了,最后研究生毕业。迟迟未婚,游戏肯定戒不了了,35岁后找了个稳定的工作,算是走入正轨能为自己负责了。
其他几个游戏玩的多的同学,有一个家教极严,也就偶尔周末逃奥数课和我们去玩,最后考上北大,不算沉迷。
有一个初二奥数一起去玩的,瘾最大,初中就废了。
有一个高中才一起玩的,瘾和复旦的差不多大,也是有人管,考上武大次年退学,再考,好像还是武大,后来没消息了。
还有一个不合群的小子,游戏厅里常见但不和我们一起玩,家里不管,但比我们自律,考上北大,我还在海淀图书城游戏厅里见过几次,大二退学。
还有一个,玩一起玩,但真的自律,考上电子科大,研究生考上北大,现在都还在玩游戏,但真的不沉迷,我很佩服。
我总结的就是,沉迷过的,都必然遭受重大的挫折,能不能再起来,难说。
【 在 remraf 的大作中提到: 】
:晚上回来,发现他又刷了5个小时的手机,玩游戏的时间不清楚。:沉迷游戏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了。12岁,七年级。:自一年级到六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3.1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