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娃小学5年级发现问题时,已经深度沉迷游戏了,之后就开启针对游戏的斗争。
最初的斗争很激烈,大娃已经脱离不了手机了,就像有毒瘾一样。
大娃4年级具备校内300分的能力,也考过300分,靠295我们都觉得分低了。游戏入坑后,退出了第一的竞争,但还能留在前5,他们班前几名都去了小强初中,我娃去了57.
小学是我压制性管理,大娃强烈争取玩游戏的权利,有毒瘾症状,限时让他玩一玩,但很难把控,激烈冲突很多。掉进游戏坑那段时间已经日夜颠倒了,早上我送学校的时候强打精神而已。
初一,娃妈留学,我和娃的游戏继续斗争且激烈,亲子关系完全破坏,大娃的个人意识越来越强,大娃对父母家庭的认知已经滑向非常不正确的途径,经思考,我觉得强制不行了,改变方式缓缓图之,针对成绩一步步滑向底部,不批评,给娃做心理建设,1,承认接受自己弱;2,别人其实也弱,因为自己弱别人才强,自己可以不弱。初一娃每天作业都不完成,数科老师都谈话,多次之后,老师也不管了。上课睡觉。
初二,因某些原因,大娃开始完成作业,游戏暂时少玩了,初二是很好的一段时间,作息也算正常了,反转到前10%以内。
初三上庄住校,又开始缓慢后退,开始玩了,数学在初二就反转到年级头部,初三也经常单科前10名,每次都具备挑战压轴题的能力,但总差一点,一次没做出来,本质是基础拓展欠缺。初三成绩是下降的,玩的渐多。
高一校额小强,分班考也能在中部,但彻底飘了,娃妈高调激情介入,头一个月就爆发激烈冲突,天天玩到12点不睡,作业不完成。娃妈重新经历一遍我初一时的状况,娃妈错过了初一的青春期,我说的话不信,开启高一青春期后信我了,他们俩还都整出了抑郁倾向,竟然还开了药,我不让他们吃,不信是真病。高一是彻底废了。
高二,我管了1年,主要任务就是调作息,作息没调好,12点前根本无法入睡,所以上课还睡觉。作业只能完成一两科以下。除了上课睡觉,其余时间还是听课的,有时还很积极。大娃认为高二努努力就回来了,结果在高压作业环境下,跟着都困难。
高三,娃竟然还有信心,信心被摧毁后不久他又有不切实际的信心(这点倒是值得称赞),住校,回家是从不学习的。期中考成绩出来了,离估测的一本线差一点。大娃的朋友倒是多,他的朋友都说没考好,但都赋分后600+,他们好像有个玩卡牌的群,群里有人大附考过第一的,有北大的应届学生,娃与本校的头部生也混得不错,上周五非要我们给他请假,然后跑去和人大附某头部生自己学习去了。那些学霸跟他这个学渣玩,也是挺奇怪的。
如果大娃能专心学习,考个好点一本还是可期的,211已经错过时间窗口了,漏洞太多,没时间了。
【 在 mean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娃初中作息就这样还是到高中变成这样的
: 高中管不了一点不听劝了吗
: 还是初中就不听劝
--
FROM 221.22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