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一下算解释清楚了,应该大家会都明白了。其实前面也有人是理解的,也说清楚了
速度,包括0速度、匀速度、变速度,这些运动特征,都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不是路程和时间决定的,有没有路程和时间,物理的运动特征都是存在的
初中物理老师的这道题没有问题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题中原文是
: “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最本质的属性,或基本运动特征”
: ”反映物质最本质属性“是指类似密度这种概念
: ”反映物质的基本运动特征“就是本题中所说的速度。
: 这道题的意思是速度是物体本身固有的运动特征,可以用s/t去计算,但是 s 和 t 的变化只是测量数据的变化,不是物体本身的运动特征的变化。用10米/秒 , 600米/分,或者1000米/100秒去计算一个物体的速度,都不会对速度本身造成影响。所以选C
: 如果选A,相当于认为物体通过的距离长短会对速度造成影响,比如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 如果选B,相当于认为物体运动的时间会对速度造成影响,比如运动时间越长速度越快
: 这显然都是错的。
: 这道题本质上是在考,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它自身的特征,不随人类的测量方法和标准变化而变化。运动速度反映在测量方法上,是s/t ,但你不去计算 s/t, 或者 测量了更长或更短的 s 和 t, 或者使用了s/t之外的计算方式,都不会对这个物体的运动特征有影响。
--
FROM 120.24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