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不太准确。
物体本身的一些性质(如质量)会对速度产生间接影响,但速度主要是由初速度、加速度和加速时间决定。
比如一个物体质量很大,它在相同外力作用下加速度小,要改变速度就比较难,但如果一直有外力作用足够长时间,速度也会改变。同时,如果物体初始就有一定速度,之后的速度变化也是在初速度基础上发生的。
所以,不能简单认为决定物体速度的因素是物体本身。
加速度主要受合外力与物体质量的影响。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 = F/m(a是加速度,F是合外力,m是物体质量)。当物体质量m不变时,合外力F越大,加速度a越大;如果合外力F的方向改变,加速度a的方向也随之改变。
当合外力F不变时,物体质量m越小,加速度a越大。比如,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作用在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上,质量小的物体加速度大。
【 在 RI1657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扯读题了,这个题目本身就是错的,一看这是文科生对物理一知半解,出的阅读理解的题目
: 用路程与时间之比来定义速度,这是物理学中定义物理量的一种重要方法一用物理量之比定义新物理量。(到这里是对的)
: 用比值定义新物理量的基本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最本质的属性,或基本运动特征,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而改变。(这句话问题就很大,比值定义新物理量大部分都不是反应物质最本质属性和基本运动特征的,大部分都是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而改变,只是少数几个,例如密度、电阻等,才是反映物质最本质的属性,或基本运动特征,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而改变)
: ...................
--
FROM 112.3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