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经验不敢,都是雕虫小技,我个人在学生时代觉得好用而已,不一定适用所有人。
比如计算,
一是末位校验法,比如12.34*56.78=,最后一位必定是2,如果不是,必定算错了。
二是估算法,比如1234/19=,得数应该在60附近才合理,
比如要写出一个大数列的通项,或一堆数字找规律,
可以先用几个小一点的数字或字母做个简单模型,推算无误再去套,
与其在那里毫无头绪发呆,不如做点有用的事情尝试解决。
做熟了后再遇到这种题型就很快了。
每做完一道题,用几秒扫一眼估计一下结果合不合理,
比如昨天一个算阴影面积的,算出来的阴影(局部)竟然比整体还大,只要有这个意识回头扫一眼,几秒的事情,如果确实是比较复杂的题,几秒看不出问题来,错了也不可惜,就怕送分题丢分。
比如一道大题,做完后,用单位(量纲)校验很快就能看出做的对不对。
比如最后要求的是长度,单位必定是长度单位。
以上这些方法从幼稚园开始教,直到现在初一仍然一副没所谓的态度。
你说气不气?
【 在 oce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介绍下你的快速验算方法?
: 你说的这些问题我家的都有,从小学到现在快10年了,初三高一达到高峰
: 涂错卡漏题这些不说,看错题简单计算出错抄错数字,多的时候一科能扣几十分
: ...................
--
FROM 14.1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