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个感觉说的还不错的
教育资源与竞赛生态的“南北失衡”
1. 湖北的“竞赛工业化模式”
- 集中式培养体系:武汉的武昌实验中学、藏龙高级中学等学校形成“竞赛工厂”,通过选拔尖子生、专职教练团队、高强度训练(如寒暑假封闭集训)提升竞争力。
- 政策倾斜与资源整合:湖北省近年来将数学竞赛纳入“教育强省”战略,省级财政直接支持竞赛培训基地,甚至引入大学教授参与命题研究。
2. 南方省份的“协同网络效应”*
- 长三角联动:上海、江苏、浙江通过跨区域竞赛联盟(如“华东数学奥林匹克联合体”)共享题库、举办联合模拟赛,形成竞争合力。
- 商业化培训渗透:南方民营教育机构(如学而思、新东方竞赛班)深度介入竞赛培训,提供定制化课程,而北方可能还在热火朝天的举报之中
3. 北方省份的“系统性塌陷”
- 政策优先级调整:北京、山东等传统强省近年转向“综合素质教育”或“高考改革试点”,竞赛培训经费被压缩。
感觉多年的体系并不能一直走下去,人大附中照样有多年的体系,也会遇到高峰和低谷的时期
从湖北几个学校被竞赛小朋友们戏称为武汉国子学就能看出,投入与产出成正比。
从四川重庆高薪请人授课等措施的成功看也是一样的道理。
【 在 iKC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真的
: 奥数还是要成体系多年钻研才能走到最后
: 妄想两三年突击,是破不了局的
: ...................
--
修改:Juicy812011 FROM 123.125.174.*
FROM 123.12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