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营和学科营,是两个相对平行的通道,并不是学科营没给奖(评级)的再走综合营(当然不排除有的孩子两边都能走通)。综合营暑假和寒假的进入方式也不一样,暑假营学校给码(某校主要看高二学科综合排名,不区分竞赛生和非竞赛生),但是竞赛生通常保学科营放弃综合营,这样也能把名额释放给其他综合通道的同学,我娃就放弃了去年的综合营名额。寒假营开放报名,学校审核,根据同学反馈基本上也是参考高三上期中的区统考成绩。最后,综合营的营奖不等于强基A+约,有了不代表给,没有不代表不给,最有说服力的还是一模区排(二模可能也会给一些),营奖是加成。有一点说的很对,top2考察学生的维度很多,观察的时间也长,除非在某次重要考试中极其拔尖(专指竞赛)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好你问的这些我大致都了解,我也试着说一下吧
: 这里说的主要是C9尤其清北,他们主要的选人逻辑是单凭一次高考会误差很大。所以多次考察,多次选拔,每次权重、路径和偏向不同,基本孩子只要抓住一次机会就大概率上岸
: 第一波就是保送那波,这个就不多说了
: ...................
--
FROM 202.9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