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词叫“积懒成笨”。
相信后劲儿并任其发展的大概率最后离目标更远。
即使有后劲儿,也不能任其发展,要围绕目标引导和管教,必要时还要上点儿手段,包括不惜惹怒他。大部分中学生就算嘴上强硬,内心也都懂事了,只是不承认而已。主流教育观是“儿孙自有儿孙福”“顺其自然”“不要逼迫”,但不等于“看到问题也放任不管”,是让“顺势而为管教”,至于怎么顺势,每家都不一样,顺势管教的结果也不一样。对同一个孩子,管与不管肯定不一样。
我家和楼主家一样,口头禅是大考前一个月、小考前10天抱佛脚就足够了。背诵积累的作业一概不做或者打折完成。小学不管,中学伤悲。现在开管,有点效果。
自信有无不等于“夸”或“批评”。自信来源于父母的希望(基于真实水平的判断,也不能离谱)和支持以及自己取得的进步。
【 在 Lcscc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的孩子有后劲
: 前提是关键节点不能考差了
: 平时多夸夸
: ...................
--
FROM 162.10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