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corn2004 的大作中提到: 】
: 时移世易,今年二中统招名额就骤降,预估全区200多?我家这水平也考不进去,今年我校前10区前120以内才有底气拒绝直升,我娃差老远了。
: 先想着保底能直升,如果娃初二成绩好,还有做选择的机会,别要一头没一头。
感觉还是你们孩子学校主科和副科的教研能力都很强。我娃学校月考小四门不考,成绩只知道优、良、及格人数分布,从不排名。
我觉得你不能用过去的政策套用未来的决策。虽然统招名额减少,类2中的重点高中释放给普校、区重和本校名额的比例也在变化。
我的直觉是,政策不管怎么变,以前能统招考上2中的,现在就算因为统招名额缩减,也能通过校额到2中。0.5+3、1+3确实乱成一锅粥,但什么档次的孩子,最后一定能匹配合适的学校,应该都是殊途同归。
我研究过2024年小强和其他示范校高中给海淀区初中的校额到校指标。呈现如下特征:
(1)6小强会根据初中实力,分给相应的指标,初中实力越强,分给的校额指标越多。比如上地101巨多无比。
(2)在(1)的前提下,6小强分给自己集团校分校的校额到校指标,明显比给其他集团校的校额到校指标多。经常可能是2-3倍。比如人大附给人翠、人西指标就比给十一集团的分校指标多。20中给清河中学的校额指标比给其他学校的多。
(3)去年,区重和小强都没有校额指标的。下周就要中考,我们看最后结果吧。西城区虽然公布了每个学校的校额到校指标,但这些指标究竟分给谁并没有公开数据。
(4)网传20中一模第一名明确将留在本校高中,家长们还在猜测人家已经得到了小强实验班的橄榄枝。若传言被证实,将掀起区重放弃小强留本校高中实验班的浪潮。若如此,区重和小强的差距虽不会消失但必将缩小。57中就是个典型例子。极端情况下,6小强将可能演变为7、8、9...N强.直至消失。我们拭目以待吧。
--
修改:davisliuyi FROM 120.244.220.*
FROM 120.24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