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感觉是: 错题本对某个阶段的短期提升有用,大概是100~130分这个阶段,记了一些套路,但都似懂非懂的时候。 我整理错题本:
1. 把考试做错的题目抄下来,简单标记一下答案;
2. 隔几天(让自己忘记)重做一遍错题;第二次轻松做对的不管,做错的画个标记,看看答案,试着分析自己做错/不会的地方;(这个过程迭代多次,个别题目会有4-5个标记)
大于3个标记的错题,就是没学会的知识。需要从基础概念开始回顾相关知识点。
这样能比较快地找到自己基础不扎实的点,针对性查漏补缺。 这个阶段每次模拟考试就是给我找错题的,这些错题是真的有帮助的东西。其他会做的题目就是耗时间而已。
这个整理阶段提高了100多分。
缺点是: 这个阶段之后,也仍然没学明白。缺少真正的有深度的理解,自己用来理解错题的知识模型可能也不对。只是能提升分数而已。
这种迷迷糊糊似懂非懂的感觉很差。
真正学明白,是费曼学习法那种,能自己通过反复思考(把玩)知识点的含义,直到能提炼出一个简单的模型,给别人讲清楚。
但我当时太着急提升分数(之前成天玩),没领会到学习的真正方法。 只偶尔跟别人讨论个别题目时体会过这种学明白的感觉。
【 在 gnwd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个机构,学校都要求写错题本
: 我觉得耽误时间
: 不如定期重刷试卷错题,或者书上标记好的题目
: ...................
--
FROM 113.5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