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能看明白的知道意思是:黑暗中总有一线光明(翻译成纯粹的中文也就是天无绝人之路的意思)
看不明白的就懵了,只能停留在字面意思上,也就是那些单词会,语法会,句子也能读,但是文章看不懂的人的典型表现。
这就是认知的区别
实际上阅读理解的难点就在于此,指望逐字逐句“精确”翻译肯定是不行的
因为语言文字并不能充分表达思想(认知),语言文字是狭义的。从哲学上来看,广义的思想或者事物之间的融通,是无法是狭义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然而,无法言传的认知,却可以“意会”,这是认知层面的融通。
这也是为什么看同一本书,不同的人得到的认知却不同。
比如鲁迅评价红楼梦: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这里读者的“眼光”,其实就是认知
【 在 gambol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孩子说高三英语阅读单词都认识,但是文章看不懂,为啥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Jul 4 11:38:22 2025), 站内
:
: 就像今年北京高考阅读有一句
: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 每朵云彩都有银边 每朵乌云都有银边?
: 这是一句诗
: 【 在 peri11asu 的大作中提到: 】
: : 阅读其实是文字与认知映射的过程
: : 文字描述的内容,要在大脑中形成认知。
: : 如果大脑不接受文字内容,往往是因为大脑中没有这个认知
: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111.198.57.*]
--
修改:peri11asu FROM 114.253.32.*
FROM 114.2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