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大娃的时候,早早陷入“游戏坑”的问题,小升初、初升高,我们都没需求,所以不了解。
小娃的时候,通过小奥培训班的经历,发现点招很普遍。
小娃5年级上学期,有一段跨级跟6年级奥数小机构集训队的经历,同学都是新6年级,早培失败,进不了学而思、高思、优才的高端集训队,但捏着小奥一等奖(之前的迎1还是有作用的)的很多,属于小奥二梯队的头部层面...班上同学大部分都确定被点招了,都是小强初中校,有的不止1个选项。
和我娃同时跨级的小奥同学后来考上了早培,我娃丰台学籍,不能考也不能被海淀点招。上学期跨级的,学了因式分解及小奥收尾,到下学期,他们都正式学初中了,我和娃都没有目标方向就退出了,下学期闲置,实在是没事干,自学初中奥数,6年级以曾经优才小优班的身份重返优才双一学习初中内容,1年学完。
丰台小升初实行了数学、语文统测点招,事实把我娃渣校的头部点招了(虽然只有数人),初二期末,3人进区前100名,而事实是我们那个非常渣的小学也仅有小几个具备潜力的头部生,基本一网打尽了。
强区扫尽最顶尖的,弱区扫净次顶尖的,这就是普通中学难出成绩的原因。也是普通中学中考进强校后竞争力不足的原因。
【 在 Itsrai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京小升初那一掐不知道规模大不大,我们这里一二梯队的公办民办初中都掐尖,规模很大。90%的初中一进校就分重点班普通班。
--
FROM 114.25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