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长期了解,已经大致能感受到竞赛的生态了。
竞赛真不是能逼出来的,需要多种契机结合才可能结果。
我一直在延续娃竞赛方向拓展的历程,因为发现很多积极因素,即使有些内容与校内无直接关联,但间接性的积极因素还是存在的。
至于出成绩很难,娃沉浸时间不够,这就勉强不来,但娃也仅在数学的学习中,能表现出自发的沉浸状态,这已经不错了,能经常性体验到学习的沉浸状态,本就是身心的熏陶,将来也就可能具备更强的深造能力。
【 在 xxz316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竞赛一定要尊重兴趣,没兴趣真是坚持不下来,全是思维思考理解。如何规划数竞学习,楼上几位专业家长都解释的特别专业。我想表达的是尊重孩子的选择,有时候学习路径是对的,但娃当时的心智不匹配也没用,竞赛学习走到后边都是兴趣和自我理解,考试成绩也有运气成分,非常辛苦的一条路。竞赛学习,一试对课内还有帮助,二试感觉没啥帮助。
--
FROM 114.25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