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搬运!
每人对孩子的成功都有不同的定义,都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很正常,当时回帖的初衷只是分享下自己的理念,让有些过渡焦虑的家长放平心态。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可能要采取的措施也不同,但不管如何,作为家长,最好能采取的具体的措施、循序渐进的改进。比如打游戏,说实话,我家娃从小学开始玩游戏,初中几乎每天都要打,当时我也很崩溃。痛定思痛,找了他打游戏的几点原因,然后挨个解决:
1,同学影响,采取一些小策略让他慢慢疏远了;
2,打游戏的成就感,这点一下子改变很难,曾经没收过pad,但效果不好。换个策略,跟他一起玩,但限制时间,每天不超过1小时。后来孩子很喜欢跟我一起玩,因为我很菜,他在游戏中拯救我,找到了成就感。再到后来,如果我不玩,他也没兴趣玩,再慢慢减少每周玩游戏的天数。
3,定个合理的目标,至少他认为可以实现的目标。直升失败对他影响很大,对自己的学业位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经过一两个月的努力,顺利进入以前从未想过的高中。这些成绩跟海淀相比不值一提,但孩子找到了新的目标和自信,彻底告别了游戏。作为家长,很开心帮他顺利转型了。
经过一年的高中学习,渐入正轨吧,没掉队。作为家长,在高中阶段更多的是提供情绪价值吧,对他的进步及时肯定;对于遇到的难题,帮他一起找找原因;学习累了,带着一起运动。
人生不只有高考,有幸一起成长,且行且珍惜吧。
【 在 Xmbt2012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位叫“fangzhang (远行者)”的家长,在早几天热帖里的回复,看了深表赞同。
: 该家长的娃应该是至少已经高中了,肯定走出了与家长对抗的危机时段,这应该得力于这名家长的智慧,我觉得分析的挺好,搬运来,专门起一个新帖,希望没有冒犯到这位家长,如觉得不妥,请告知我,我立即删帖。
: 此回复是针对有女家长和孩子发生很大冲突,男家长的求助,这位“fangzhang (远行者)”的回复原文:
: ...................
--
FROM 111.2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