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需要和孩子讨论这个问题
例如我家娃就是不用好词好句,反映的就是自然地自我代入了,觉得不是自己的东西,写出来虚夸或难为情。
其实即使是第一人称,写得也不是自己,是考题的需要,理解考题需要啥然后就写啥,老师说的“真情实感”就是误导,隐蔽设置了底层逻辑性的引导障碍,让写作人百抓挠心去挖掘自我情感,结果啥也写不出
现实就是用第一人称写别人的事,搭个戏台子演戏,自己的灵魂是观众,肉体在台上,灵与肉要分离才能恬不知耻地写好、写丰富
阅读理解也是这样
把自我分裂出来,训练一段时间,才能练出从容不迫毫无自我约束地叙事或议论
【 在 beauty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点我之前也没想过,现在回忆起来,大多数理解成了自己的感悟了。。。我回去提醒孩子这个。
:
--
FROM 114.25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