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意思就是王小明想看点跟学习无关的东西但他的情商让他明白不能选择漫画时和网小
: 名著是个既能逃避课本又能收到表扬的选择
:
在有网小和通俗小说存在且没有人任何人干涉情况下,选择名著而拒绝通俗小说的孩子,语文修养水平明显会高一个台阶。当然有人阳春白雪和通俗小说都看,那我无话可说了。我在年轻的时候,也装过看名著,尤其装B看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然而,我只配看梗概,全文我根本读不进去。远没有我看金庸梁羽生的作品那么愉悦。我到现在还在装B跑书店读那些文学作品,但我真的不喜欢,我更喜欢刷网小、看短剧,这点娃妈也差不多,所以我们不可能生出语文好的孩子。
我的体会是: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一般人还真看不进去尤其西方作品咱不了解背景情况下。百年孤独能看下去的孩子真的很牛,尤利西斯能看进去且能看懂的孩子都是文科极具天赋的。我的发小在中学的时候满大街寻找尤利西斯,我后来也跑去看了,完全看不懂,因为我智商真的有限啊。他高考数学满分120,然而他真的就想看尤利西斯,所以他高考语文好像是96,也是非常高的分数了。我就不行,更喜欢通俗小说和杂志,欧美文学也倾向于通俗小说,比如好莱坞大拿西德尼.谢尔顿,日本的森村诚一。而那个日本特别牛的什么XX春树的东西我真看不进去,就像我对余秋雨的文字完全无感一样。我喜欢现代作家的东西,铁凝、池莉、苏童、林白、叶兆言的小说,也喜欢看雷达的文学评论,但这些确实都是通俗的,都是大白话,古文我一窍不通,看不懂,因为智商限制,真看不懂。
每个圈子都有其玩法,如果某人和这个圈子的顶尖人才同样偏好,那就是这个圈子需要的人才,就应该被筛选出来,这其实和理科的筛选没有显著性差异。总体而言,喜欢名著、看得进名著,能理解名著的人,阅读理解不会差。
--
修改:davisliuyi FROM 183.241.216.*
FROM 183.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