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理解楼主的伤心失望,孩子的有些行为传递的是对妈妈的怨恨,仅仅拿青春期来解释太阿Q了。
斗米恩升米仇,有些孩子对生人还知道克制感谢,但对无限付出的亲人反而乖张暴躁,把真爱当活该,这样的行为不应被无限包容,适当的负反应和边界感该有还是要有,对于不懂感恩的孩子给一斗米就够了
【 在 tingzhu52O 的大作中提到: 】
: 初三的孩子,1米8+的个子。
:
: 前天周日,我送他去实验中学参加高联预赛。因为堵车,所以停的比较远。
: 下车后,他又拿出准考证来看是在哪个位置,我就用手指着图,说这里写了。
: 他啪的一下把我的手打开,我都愣了,说你怎么能这样呢?他马上说,妈妈你不要这么敏感嘛!
: 考虑到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
--
FROM 123.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