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自从 vscode出来, sublime等编辑器就再也风光不再了吧
码农又不是打字……而且这年头还有打字员这种职业么?
【 在 ArchLinux (a lightweight and flexible distribu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Colemak布局里面er,ed,tion都是在主行,除了ed的d要向右移动左手食指,ing的g键向右上移动左手食指之外,其他键全部都是手指保持原位。四个后缀都能做到双手平衡。
: 打字速度的改善和减少手指损伤这些方面的确是缺少高质量的研究,当前的研究用的是实际文本来评价键盘布局,和实际应用有距离。
: 美国海军实验的说服力也不是很足,被批评为"criticised as being biased in favor of the QWERTY control group"[1].
: ...................
--
FROM 122.59.183.*
【 在 xiaoju 的大作中提到: 】
: vscode和cmake的结合很好,比qtcreator和vs好
:
规模不太打的工程问题不太大,自己写的小玩具还是很舒服的。
但是就我用vsc来写UE4的体验来说,还是不太够,主要是太容易乱报编译错误了
经常满屏幕的红色波浪线,简直难受,智能提示也是间歇失灵,这些到也还好,
对我最大的问题是找了好久不知道怎么再vsc里面下条件断点这个劝退我了,最后入了resharper老老实实再
vs里面写
不过UE4的工程代码也比较奇葩就是,用VS的话没有番茄或者resharper也没能比vsc强多少
--
FROM 58.211.155.*
捂脸
太多人被这么耍过
【 在 eG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不小心打开之后退不出去么?
: 我不光会关 vi,还会关 emacs
:
--
FROM 60.1.2.*
高速打字,移动才能快,键位拉开才能利用前臂旋转加速,这个跟弹钢琴是
一样的,手指赖着不动,只用掌关节,是不可能打快的。
比如tion里的ion,一个旋转完成动作,如果集中在中排,根本没法旋转,
因为前臂转轴是斜向的,很蹩手。QWERTY充分考虑了前臂角度,常见字母组合
大都在斜线上,跟前臂转轴垂直,可以借助旋转劲完成,在当时的机械打字机
上尤为重要(白轴、类HP轴爱好者今天依然如此)。不会使旋转劲,当年
估计就没有当打字员的资格,QWERTY出世时击败了所有的竞争配列,可以想见
一定在这方面大受欢迎,而时过境迁,没有使过机械打字机的人已经很少知道
旋转劲的重要性了,所以互联网上一大片以讹传讹。
所以手指赖着不动的设计,是不懂人体解剖结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最愚蠢的设计。
这些人怕是还没弄明白为什么键盘不是方格排列,而是影院座椅排列。
机械时代有很多精湛的设计,但是前人的智慧,并不是所有后人都能理解的。
市场的力量是强大的,如果有一种键盘能够在效率上击败QWERTY,它早就活不到今天了,
类似C语言的基础语法,虽然后来者能挑出一些毛病,但是想在效率上击败他,几乎不可能。
【 在 ArchLinux (a lightweight and flexible distribu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Colemak布局里面er,ed,tion都是在主行,除了ed的d要向右移动左手食指,ing的g键向右上移动左手食指之外,其他键全部都是手指保持原位。四个后缀都能做到双手平衡。
:
: 打字速度的改善和减少手指损伤这些方面的确是缺少高质量的研究,当前的研究用的是实际文本来评价键盘布局,和实际应用有距离。
: 美国海军实验的说服力也不是很足,被批评为"criticised as being biased in favor of the QWERTY control group"[1].
--
修改:Jacqueline FROM 119.188.249.*
FROM 119.188.249.*
方向键有啥问题
vim又不是不支持方向键
hjkl只是另一种选择,又不是逼迫你必须用
而且大多数时候,移动靠的是搜索,靠方向键或者翻页键,这多痛苦啊
哪怕是gui编辑器,移动光标也是靠搜索,而不是靠鼠标
我觉得vim真正的劣势并不是移动类操作,而是复制粘贴
复制粘贴还是鼠标方便
【 在 hgoldfish (老鱼) 的大作中提到: 】
: 状态切换是需要的。程序员输入文字的频率其实不高,更多的是做复制粘贴、搜索某个函数。可以理解成 vi 是程序员的专业工具。
: 问题是 vi 被设计出来以后,已经很久没有发展了,还在沿用很多原始的设计。方向键现在都普及了,GUI 也普及了。世界早发生变化了。
--
FROM 43.243.12.*
比较键盘设计的好坏,当然要考察极限性能。
F1没几个人开,F1就没有设计可以被民用车参考了?
【 在 eGust (十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码农又不是打字……而且这年头还有打字员这种职业么?
--
FROM 119.188.249.*
有方向键,就可以用 shift+arrow,或者 shift+end 做选择了啊。不需要切换状态。
【 在 sixue1999 (宋似雪) 的大作中提到: 】
: 方向键有啥问题
: vim又不是不支持方向键
: hjkl只是另一种选择,又不是逼迫你必须用
: ...................
--
FROM 124.72.119.*
不只是有方向键的键盘普及了……
关键没有方向键的那些机器,基本上都是只有存量没有新增,
下架一个是一个了,所以为了没有方向键而做的设计,现在
的价值就不是那么大了。
至于手不离主键区完成全部操作,有人觉得是贴心小棉袄,
有人觉得是漏风棉,这个就一主各表了。
【 在 hgoldfish (老鱼) 的大作中提到: 】
: 状态切换是需要的。程序员输入文字的频率其实不高,更多的是做复制粘贴、搜索某个函数。可以理解成 vi 是程序员的专业工具。
: 问题是 vi 被设计出来以后,已经很久没有发展了,还在沿用很多原始的设计。方向键现在都普及了,GUI 也普及了。世界早发生变化了。
--
FROM 122.225.220.*
【 在 adoal (阿豆)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只是有方向键的键盘普及了……
:
: 关键没有方向键的那些机器,基本上都是只有存量没有新增,
: 下架一个是一个了,所以为了没有方向键而做的设计,现在
: 的价值就不是那么大了。
:
: 至于手不离主键区完成全部操作,有人觉得是贴心小棉袄,
: 有人觉得是漏风棉,这个就一主各表了。
手不离主键区的设计,最好的是Filco Minila,两个FN,左手
ESDF方向键,右手JKLM,.对应Insert-PageDown六个键,;退格,
两个FN正好在两个拇指的自然位置,所有操作键均可单手完成。
对比这样的优秀设计,vi那套简直就是一坨屎。。。
--
修改:Jacqueline FROM 119.188.249.*
FROM 119.188.249.*
说ed顺手很牵强
【 在 Jacqueline (花仙子◆唯有低贱,或能长存-M.J.<二月兰>)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谓QWERTY不如Dvorak是典型的以讹传讹,美国海军做过实验,
: 小白培训,后者大概只有2%左右的优势。
: QWERTY当年是专门针对英语拼写优化过的,并不是讹传的减慢打字速度,
: 只是为了避免卡键。像er,ing,ed,tion都很顺手,方便手腕旋转发力。
: 这些字母组合在Dvorak,Colemak等键盘上都极其蹩手,真不知道它们
: 的设计好在哪里。全拼输入法跟英文拼写近似,显然QWERTY排列也合适。
: (主流双拼输入法的源头都是周志农老师的自然码,这个双拼设计是仔细
: 思考过的,非常符合直觉,做到了记忆量接近最低,也适合QWERTY排列。
: 在无生僻字的场合,双拼输入法的效率已经接近串行输入的信息论极限,
: 追求速度的场景会用并发录入,所以五笔已经没什么生存空间了。)
--
FROM 114.85.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