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供给侧]一个开源项目(xserver)18年前的一次重构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oftEng 讨论区 】
发信人: darkk (darkk体国经野 义尚光大), 信区: SoftEng
标 题: [供给侧]一个开源项目(xserver)18年前的一次重构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ug 29 21:37:18 2021), 站内
(1) 这个项目的简要信息(参考)
=================================
维毒百科:
**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The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jee-you-eye or) is a form of user interface that allows users to interact with electronic devices through graphical icons and audio indicator such as primary notation, instead of text-based user interfaces, typed command labels or text navigation. GUIs were introduced in reaction to the perceived steep learning curve of command-line interfaces (CLIs), which require commands to be typed on a computer keyboard.
** X.Org Server **
X.Org Server is the free and open-source implementation of the X Window System display server stewarded by the X.Org Foundation. Implementations of the client side of the protocol are available e.g. in the form of Xlib and XCB.
简单来说, xserver 是开源业界广泛使用的一套图形用户界面解决方案,特别的,是一种广泛使用、历史悠久的基础设施级别的一个跨硬件、跨硬件体系架构、跨操作系统平台、面向不同的图形化用户应用程序的整体解决方式。
(2) 这次重构的相关代码
=========================
这里只讨论一点,即 mi/miinitext.c 中的 InitExtensions 函数的实现。
这次重构并没有改变 InitExtensions 的在C语言中的“声明”,仍然是:
void
InitExtensions(argc, argv)
int argc;
char *argv[];
但是他们具体的实现方式改变了。在重构之前:
https://gitlab.freedesktop.org/xorg/xserver/-/blob/9508a382f8a9f241dab097d921b6d290c1c3a776/mi/miinitext.c#L153
在重构之后:
https://gitlab.freedesktop.org/xorg/xserver/-/blob/d568221710959cf7d783e6ff0fb80fb43a231124/mi/miinitext.c#L507
具体是这样子的:
① 在重构之前, void InitExtensions(argc, argv) 的函数本体主要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
InitExtensions(argc, argv) {
#ifdef Extension_A_MACRO
Extension_A_Init();
#endif
#ifdef Extension_B_MACRO
Extension_B_Init();
#endif
...
}
```
这是“指令序列”(A series of Order)
② 重构之后:
重构引入了一个静态化的结构体数组 staticExtensions :
```
static ExtensionModule staticExtensions[] = {
#ifdef Extension_A_MACRO
{ Extension_A_Init_FUNPTR, "Extension_A_Named", Extension_A_settings... },
#endif
#ifdef Extension_B_MACRO
{ Extension_B_Init_FUNPTR, "Extension_B_Named", Extension_A_settings... },
#endif
...
}
```
并且通过迭代这个数组来具体调用 Extension_α_Init 了:
```
void
InitExtensions(argc, argv)
int argc;
char *argv[];
{
int i;
ExtensionModule *ext;
static Bool listInitialised = FALSE;
if (!listInitialised) {
/* Add built-in extensions to the list. */
for (i = 0; staticExtensions[i].name; i++)
LoadExtension(&staticExtensions[i], TRUE);
/* Sort the extensions according the init dependencies. */
LoaderSortExtensions();
listInitialised = TRUE;
}
for (i = 0; ExtensionModuleList[i].name != NULL; i++) {
ext = &ExtensionModuleList[i];
if (ext->initFunc != NULL &&
(ext->disablePtr == NULL ||
(ext->disablePtr != NULL && !*ext->disablePtr))) {
(ext->initFunc)();
}
}
}
```
是不是有点“多态”、“封装”的感觉?
这种实现方式实际上是通过定义一个声明式的链表,然后通过将这个链表作为数据结构,然后建立算法。
(3) 一些结论
==============
-- 这次重构将指令序列改成了声明式链表及相关函数
-- 这次重构之后代码更长了,但可读性提高了,而且函数中的“过程”被转化为了“数据结构”
我认为这个重构非常切合 xserver 这样子的软件,极大地提高了其可维护性。
堪称一次史诗级的重构!
--
修改:darkk FROM 36.102.208.*
FROM 36.102.208.*
弱问。重写一个 xserver 难吗?
【 在 darkk (darkk体国经野 义尚光大)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oftEng 讨论区 】
: 发信人: darkk (darkk体国经野 义尚光大), 信区: SoftEng
: 标 题: [供给侧]一个开源项目(xserver)18年前的一次重构
: ...................
--
FROM 112.47.122.*
Xorg
【 在 hgoldfish (老鱼) 的大作中提到: 】
: 弱问。重写一个 xserver 难吗?
--
FROM 27.91.71.*
--
FROM 1.85.202.*
函数中的“过程”被转化为了“数据结构”—— 这个很好。我一直主张这样,表达业务意义。但是cpp老鸟则认为,这样太面向对象,so boring, so java。不够cpp。
--
FROM 1.85.202.*
这段代码是C代码而不是C++代码。
【 在 DoorWay (Door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函数中的“过程”被转化为了“数据结构”—— 这个很好。我一直主张这样,表达业务意义。但是cpp老鸟则认为,这样太面向对象,so boring, so java。不够cpp。
--
FROM 103.90.178.*
你说的对。
我也在尽量避免混淆,引用了其中一句,“将过程转化为数据结构”
a series of order —> data structure (and the algorithm that operates them)
data structure and its behavior ,就是我们熟悉的类的定义,也是面向对象的初衷。
我一直主张少写 series of order,多写 data structure,类名就是业务实体(概念),函数名就是业务行为(概念),加在一起就是业务模型。
如果业务对象特别复杂,可以将其单纯的定义为数据对象。再配套一个或多个handler/operator。 就是visitor模式的变形。结构和行为分离。结构稳定、行为复杂。
网上的一些cpp老鸟,认为这样太啰嗦,太java,倾向于一个函数1000行,解决问题。另一些倾向于这种做法的群体,据我观察,是下凡的科学家,自诩“我在写算法”,“这个算法模型就是有这么多变量”。我认为要么是傲慢,要么是无知。大抵是不屑于与engineer为伍的,何况code engineer,码农。
【 在 ArchLinux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段代码是C代码而不是C++代码。
:
--
FROM 124.114.151.*
无语,一把重构了了事,这点破事还整出一次“史诗级”重构
【 在 darkk 的大作中提到: 】
: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oftEng 讨论区 】
: 发信人: darkk (darkk体国经野 义尚光大), 信区: SoftEng
: 标 题: [供给侧]一个开源项目(xserver)18年前的一次重构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Aug 29 21:37:18 2021), 站内
--
FROM 61.148.244.*
这....
基本上所有linux下c代码都是这个风格...
举个例子:
static struct fuse_oprations hello_oper = {
.getattr = hello_getattr,
.readdir = hello_readdir,
.open = hello_open,
.read = hello_read,
};
这就是C的OO实现方式,稀松平常了
【 在 Door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对。
: 我也在尽量避免混淆,引用了其中一句,“将过程转化为数据结构”
: a series of order —> data structure (and the algorithm that operates them)
: ...................
--
修改:lvsoft FROM 180.158.55.*
FROM 180.158.55.*
对,这样的风格很好。还有强转指针,模拟downcast的。让人可以想明白原来继承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
语言的机制有没有是一回事,编程背后的想法(概念、逻辑、思想、哲学)是另外一回事。脑子清楚的人,写得代码不会太差。
这个重构就是做了这样的事,很小的事。但转帖的描述,“a series of order” Vs 数据结构,让我觉得道不孤,高兴之余,说两句。
另外我发现,用a series of order 的思路,来思考多线程的模型,或者co-routine,是非常好的。一个线程就是一组有序的指令,这些指令重排列,加减一点新指令,就是另一个线程。切换线程就是切换序列,线程context就是对序列的执行位置、状态的记录,对象的析构函数也是一组指令,append到序列A还是序列B,都可以(不得访问原构造序列的局部数据)。 用面向对象的思路来思考co-routine,就很阻碍。
【 在 lvsof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
: 基本上所有linux下c代码都是这个风格...
: 举个例子:
: ...................
--
FROM 1.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