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转载] 23 岁博士生如何帮助 Firefox 修复 22 年历史的 bug
+1
【 在 easior 的大作中提到: 】
: 编译 Firefox 其实考验的是机器性能
: 破机器可能要编译一个晚上
--
FROM 61.185.159.*
浏览器这各规模的项目里,加个tooltip或者处理tooltip还是不容易的。
https://github.com/CoatiSoftware/Sourcetrail
这个项目的作者,写这个sourcetrail,就是为了方便跟踪代码。
原因就是他在谷歌实习的时候,接任务要加个tooltip,本来以为半天。结果搞了几周,因为代码太多了……
中间跟踪代码,分析代码,很痛苦。后来决定写个图形化跟踪代码的程序。
跑题开始:
和这个新闻,关键词相同:博士、浏览器、tooltip,就恰好想起来了。证据已经找不到了,我关注的时候大概是11年,网站有一段是关于项目起源的。现在项目已经停止维护了。搜下搜,中间作者创建了公司,准备转为商业软件,失败;19年开源,现在停止维护。
这玩意核心技术是类似clangd的东西。vim/nvim的自动补全,一开始基于字典如ultrasnip, 后来的YCM算是划时代,用了编译器生成结果,再后来后面就是现在的nvim+lsp+clangd. 但无一例外,基于这些开cpp,all sucks. 我现的是结论是:大番茄卖的贵是有道理的,Visual Studio宇宙第一IDE,当之无愧。
这都不是开源社区是维护的动的项目,除非技术有顶级突破。比如Cpp的包管理和build时间有质的飞跃,AI可以毫秒级增加编译。
微软制定了LSP后, 为了推VS Code,也提供了C++的 lang server,微软件自己实现的, 不开源,二进制提供。估计是后面自己解析了pdb之类。
【 在 z16166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这么认为,
: 一是术业有专攻。如果你(或者其他人)专注在某个软件的某一个点上,一样可以做到很熟悉或者很精通。
: 二是有没这个意识/意愿/动力/时间去做。
: ...................
--
修改:DoorWay FROM 61.185.159.*
FROM 61.185.159.*
我记得 VS 自带的代码分辨拿 clang 改的吧 -- 没听说,有链接吗?
最早是 Intellisense, VC6还是VS2010就有了,不好用。我还要主动关掉的。选项里有db的选项,那时候clang-tidy、clangd一系列还没有。使用体验source insight也比不过。
19推出 goto everywhere,这个就接近大番茄的功能了,搜索符号,批量重命名.
刚看了2022,以前设置Intellisense的选项里,有 code-analysis 这个功能,不知是不是基于clang的。
另外一个功能是 Address Sannitizer. 基于clang做的:
https://devblogs.microsoft.com/cppblog/msvc-address-sanitizer-one-dll-for-all-runtime-configurations/
喷自由软件社区,是指比尔写的那封信吗?我觉得罪过小于后面不兼容各标准的、自研的、过时很快的技术。
至于拿开源软件用,许可证没问题就没问题。收购了github,算是真金白银支持开源。
微软这种体量的公司,拿开源的改,如果是为了发明“微软标准”,区别ISO标准,那是邪恶。
如果确实是开源的有功能、性能问题,并且fork的库也是开源的,还算合理。当然不合并到上游很可疑(狗改不了吃屎,但相比鸿M一开始还留有批量替换的痕迹,怎么说呢……)。
比如git支持大文件,visual studio 自带的git也是魔改版。放到微软这种体量的公司,可能真的使用有问题。Google用Bazel而不是开源的build system应该也是同样道理。
【 在 hgold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记得 VS 自带的代码分辨拿 clang 改的吧。安装 VS 时会同时安装 clang 和 msvc 两个编译器。
: 巨硬以前喷自由软件社区,现在则每每拿开源软件直接用简直不要脸。
: 听说最近往 win11 里面加了个自动解压文件的工具也是直接拿开源改的。win10 自带的 openssh 也是开源社区的。
: ...................
--
修改:DoorWay FROM 167.88.61.*
FROM 167.8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