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公历转农历怎么个计算方法?
冬至不能靠自己算,中国农历确定以紫金山天文台公布的精确时间为准
如果交节点在午夜前后的话,不小心就会差出去整整一个闰月
所以,老老实实去网上查吧
【 在 songpeiru 的大作中提到: 】
: 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都是中气,冬至在的那个月是十一月,以此为基准,要是有一个月没有中气,那就闰一下
--
FROM 222.70.16.*
农历要基于这一天在不在某个月内置闰
所以不巧的话这差一天影响非常大
【 在 JulyClyde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日期的话,前后最多差一天吧
: 因为那个时刻不一定在0点之前还是之后
--
FROM 222.70.16.*
个人猜测保证精确到分前提下提前几年应该问题不大
不过官方只会提前一年多
二○二三年
日 历 资 料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编制
(编制标准:GB/T33661-2017《农历的编算和颁行》)
2021年 7月
【 在 myuy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文台提前多长时间能给出准确日期?
--
修改:oldwatch FROM 222.70.16.*
FROM 222.70.16.*
农历直接依赖天文观测,就没到历”法”这个阶段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不在于给什么样的定义,而是定义后面的问题。
: 表面上看,格里高利历可以用计算来测定。实际上只不过因为我说的误差比例的问题,把问题拖到后面而已。历史上格里高利历替代儒略历之前删除那10天就是这么回事。
: 农历之所以计算复杂,是因为参数更多,无法用一元算术式表达。
: ...................
--
FROM 222.70.16.*
这个“法”是“法度”的法,不是“方法”的法
【 在 RolandCR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文观测法也是法,何来没到“法”这个阶段之说?
--
FROM 222.70.16.*
历法是拿来用的拿来对农时不是拿来折腾的
公历可以十二个字保证无天文校正下千年内夏至只差一天
农历没天文台撑着直接为置闰打破头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好比说一年级算术比初中代数更科学,因为计算简便
: #发自zSMTH@VER-AN10
--
FROM 222.70.16.*
一个历法的计算机实现需要整这么多花样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 在 eggca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以为总结出一年级就能学会的算术公理体系很容易?比你学会解个方程低级?
: 把事情搞复杂本版码农都很擅长,把复杂的事情抽象简单可是一项高级活儿
--
FROM 222.70.16.*
想知道月相得去翻历书
vs
想知道下个月啥时候发工资得去翻历书
选一个吧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很容易。
: 再一个,你得知道算出这个体系的原理,无非就是1. 观察天文,找出回归年的长度规律 2. 用整数+置闰去凑这个规律。
: 一年365.25天这个规律,中国在战国时代已经普遍应用了。这个规律导致了四年一闰。
: ...................
--
FROM 222.70.16.*
下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你知道么?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喻之不伦。
: 自古以来,朝臣每月初一领俸禄,谁漏了?四时八节收债,哪个债主子忘了?
--
FROM 222.70.16.*
大小月需要实时计算月相,置闰也要实时计算冬至点
为啥不直接快进到干支计日顺便每天午夜实时发布第二天日升/日落时间外带月相
精确度冠绝全球
【 在 RolandCR 的大作中提到: 】
: 无论是方法还是法度,这两者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 不能因为你平时公历用得多对农历了解少而否定它。
: 另外农历编算已经有国家标准了,未成法度?
: ...................
--
FROM 222.7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