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公历转农历怎么个计算方法?
给你关小黑屋一个礼拜,放出来你也不知道今天星期几。
人都是靠社会共享知识活着的。
【 在 oldwatc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下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你知道么?
:
--
FROM 111.205.49.*
如果一个模型考察了某一个参数,另一个模型没有考虑到,这就是优劣的区别。
农历涉及日、月、年,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模型。公历只考虑年,是一个比较低阶的模型。
这是他们的差异。
【 在 z16166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去,你可真能较真呢
: 只强调共性,而忽略差异,未必是正确的认知
: 不管什么历,都是对天体运转的一种建模,这是共性。
: ...................
--
FROM 223.70.167.*
当我俩之间是包含关系,这就不能叫做差异了。
【 在 z16166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是,这不就是有差异吗
:
--
FROM 111.205.49.*
中国的干支历就可以实现这个啊。每60天一轮回,没有任何例外情况。历史上任何一天都可以倒推。
【 在 RolandC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得这些都是使用习惯问题。
: 要我看公历,大小月要查表或者背下来, 置闰还要看年份。 还不如直接按照某个日子到现在的第几天算,比如公元元年元旦,这才是精确度冠绝全球。计算机计算日期差直接两个数字减一下就行。 啥年啊月啊都是都是糟粕,等到人类离开地球了日也是要抛弃的。
: 你要明白,你不会算 不等于 它不合理。 不要被自己的知识面限制想象力。
: ...................
--
FROM 111.205.49.*
中国农历档次更高些,但一般比较低调,也没强调自己的优越性。偏偏很多人拿公历来碰瓷。
【 在 RolandCR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说用什么历就是个习惯问题。非要上纲上线弄个高低出来,纯属无聊
:
--
FROM 223.70.167.*
呵呵,中国农历是完备历法,公历不是。
我们计算日期,有三个规律,对应三个历法。
1. 地球自转确定日。公历农历都有。但是农历有干支法,可以无误差任意推算日期差,公历做不到。
2. 月球绕地球公转确定月。农历有,公历无。
3. 地球公转绕日确定年。公历农历都有。农历的阴历闰月,纯属为了与阳历的年对应上,所以19年7闰。此外,农历节气也对应阳历年。而干支纪年,又保证了年也可以上下推算。
【 在 JulyClyde @ [Program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为啥就更高呢
: 不能因为别人是碰辞就说这边不是碰辞吧?
: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中国农历档次更高些,但一般比较低调,也没强调自己的优越性。偏偏很多人拿公历来碰瓷。
#发自zSMTH@VER-AN10
--
FROM 219.142.146.*
你这叫认知不全。公历全包含于农历内。
【 在 z16166 @ [Program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这是认知混乱啊,大哥
:
: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 当我俩之间是包含关系,这就不能叫做差异了。
#发自zSMTH@VER-AN10
--
FROM 219.142.146.*
农历有干支,一样的。地支一轮10天,符合我们常用的十进制。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公历有星期
--
FROM 223.70.167.*
1. 干支纪年,纪月,纪日。这是一套完备的系统,从东汉定型。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法精细,中国的历史可靠。因为越精细,越不容易造假。时间都精确到日,你说张三己丑月甲戌日去打仗了,结果李四日记里说己丑月甲戌日跟张三在青楼喝酒,这就对不上。而且系统越复杂,造假成本越高,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
2. 中国历法本质上是对宇宙规律的观察和应用。这是天人合一哲学系统下的一种历法,所谓用于农时,是后人的想当然。历法可以用于农时,但归根结底,是天命、君权、统一、秩序等概念下的一个系统,岂是种田这一件事可以囊括的。三光日月星,三才天地人,象天法地,阴阳运转。太阳太阴,缺了哪一个,都不符合我们的哲学系统,也不符合自然规律。
《新唐书·本纪六代宗肃宗》:“元年建子月癸巳,曹州刺史常休明及史朝义将薛崿战,败之。己亥,朝圣皇天帝于西内。丙午,卫伯玉及史朝义战于永宁,败之。己酉,朝献于太清宫。庚戌,朝享于太庙及元献皇后庙。建丑月辛亥,有事于南郊。己未,来瑱及史朝义战于汝州,败之。乙亥,侯希逸及朝义将李怀仙战于范阳,败之。宝应元年建寅月甲申,追册靖德太子琮为皇帝,妃窦氏为皇后。乙酉,葬王公妃主遇害者。丙戌,盗发敬陵、惠陵。甲辰,李光弼克许州。吐蕃请和。戊申,史朝义陷营州。建卯月辛亥,大赦。赐文武官阶、爵。五品以上清望及郎官、御史荐流人有行业情可矜者。停贡鹰、鹞、狗、豹。以京兆府为上都,河南府为东都,凤翔府为西都,江陵府为南都,太原府为北都。壬子,羌、浑、奴剌寇梁州。癸丑,河东军乱,杀其节度使邓景山,都知兵马使辛云京自称节度使。乙丑,河中军乱,杀李国贞及其节度使荔非元礼。戊辰,淮西节度使王仲升及史朝义将谢钦让战于申州,败绩。庚午,敦子仪知朔方、河中、北庭、潞仪泽沁节度行营,兴平、定国军兵马副元帅。壬申,鄜州刺史成公意及党项战,败之。建辰月壬午,大赦,官吏听纳赃免罪,左降官及流人罚镇效力者还之。甲午,奴剌寇梁州。戊申,萧华罢。户部侍郎元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巳月庚戌,史朝义寇泽州,刺史李抱玉败之。壬子,楚州献定国宝玉十有三。甲寅,圣皇天帝崩。乙丑,皇太子监国。大赦,改元年为宝应元年,复以正月为岁首,建巳月为四月。丙寅,闲厩使李辅国、飞龙厩副使程元振迁皇后于别殿,杀越王系、兖王亻闲。是夜,皇帝崩于长生殿,年五十二。”
【 在 JulyClyd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记得干支是记年啊。还能记年内的日期吗?
: 既然是为农业而设计,考虑太阳肯定更重要。考虑月亮有啥用呢?
--
FROM 223.70.167.*
非常好的例子。
如果西方记录一个人8月10日去世,那么在没有其他任何记载的情况下,这个记录就成立了。
但是在中国,你记载了七月丙寅去世,实际是附带了隐含条件的,就是七月一定有丙寅;如果没有丙寅,要么是年错了,要么是月错了,要么是日错了,总之需要继续考证。
同样是短短一个日期,中文所涵盖的信息却更丰富,这就是因为中国历法的严谨性。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刚看到文章,史记记载秦始皇七月丙寅日死是错的因为当年七月没有丙寅日。
--
FROM 111.2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