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打字,移动才能快,键位拉开才能利用前臂旋转加速,这个跟弹钢琴是
一样的,手指赖着不动,只用掌关节,是不可能打快的。
比如tion里的ion,一个旋转完成动作,如果集中在中排,根本没法旋转,
因为前臂转轴是斜向的,很蹩手。QWERTY充分考虑了前臂角度,常见字母组合
大都在斜线上,跟前臂转轴垂直,可以借助旋转劲完成,在当时的机械打字机
上尤为重要(白轴、类HP轴爱好者今天依然如此)。不会使旋转劲,当年
估计就没有当打字员的资格,QWERTY出世时击败了所有的竞争配列,可以想见
一定在这方面大受欢迎,而时过境迁,没有使过机械打字机的人已经很少知道
旋转劲的重要性了,所以互联网上一大片以讹传讹。
所以手指赖着不动的设计,是不懂人体解剖结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最愚蠢的设计。
这些人怕是还没弄明白为什么键盘不是方格排列,而是影院座椅排列。
机械时代有很多精湛的设计,但是前人的智慧,并不是所有后人都能理解的。
市场的力量是强大的,如果有一种键盘能够在效率上击败QWERTY,它早就活不到今天了,
类似C语言的基础语法,虽然后来者能挑出一些毛病,但是想在效率上击败他,几乎不可能。
【 在 ArchLinux (a lightweight and flexible distribu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Colemak布局里面er,ed,tion都是在主行,除了ed的d要向右移动左手食指,ing的g键向右上移动左手食指之外,其他键全部都是手指保持原位。四个后缀都能做到双手平衡。
:
: 打字速度的改善和减少手指损伤这些方面的确是缺少高质量的研究,当前的研究用的是实际文本来评价键盘布局,和实际应用有距离。
: 美国海军实验的说服力也不是很足,被批评为"criticised as being biased in favor of the QWERTY control group"[1].
--
修改:Jacqueline FROM 119.188.249.*
FROM 119.18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