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冲之160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了。
在冬至之前,只要有太阳,就测一下影子。计算一下,就可以直接预测冬至日的准确时刻,不用等到冬至日才知道。
“大明五年十月十日影一丈七寸七分半,十一月二十五日一丈八寸一分太,二十六日一丈七寸五分强,折取其中,则中天冬至应在十一月三日。求其蚤(早)晚,令后二日影相减,则一日差率也,倍之为法;前二日减,以百刻乘之为实。以法除实,得冬至加时在夜半后三十一刻,在元嘉历后一日,天数之正也。”这段话用白话文讲就是:大明五年十月十日测得影子长度为10.7750尺,十一月二十五日测得影子长度为10.8175尺(“太”是古代记数法中的一个符号,代表所记数的最小单位的3/4),二十六日测得影长为10.7508尺(“强”也是古代一种记数符号,代表最小单位的1/12)。冬至应在十月十日和十一月二十五日之间正中的那一天,即十一月三日。求冬至在十一月三日的具体时刻,令后面两个日影长度相减,就得到了一天之内影长的变化(即一日差率=10.8175-10.7508=0.0667),让这个数值乘以2做除数(即“法”=0.0667×2=0.1334),再让前两个日影长度相减,用其差乘以100刻做被除数〔即“实”=100刻×(10.8175-10.7750)=4.25刻〕,用除数去除被除数,得到冬至准确时间在十一月三日子夜31刻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下雨天呢,怎么办
--
FROM 111.2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