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你真不懂,但是你好像很喜欢批别人
TCP的粘包本质上是Nagle算法,为了让链路的利用率更高,而不至于被一帮袖珍负载拖着大包头充斥,不知道什么人创造了粘包这种称呼,这个称呼本质上就是不理解TCP的基本理念,也不明白网络各个层的权责
SCTP是电信网络里面应用很广泛的协议,跟美国不美国没关系
中国的M3UA也是得在SCTP上跑,Diameter也极有可能是在SCTP上跑
不过SCTP被互联网抛弃了,所以TCP的拥塞控制算法有好几种,SCTP至今还停留在最初的那一种,当初写进RFC里面的那种,所以SCTP对包的时序和时延的耐受比TCP还脆弱
SCTP设计的时候是挺好的,multi-homing, multi-stream,可惜只有电信行业在用,基本上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今天的QUIC也是多流,也引入了connection-id从而变相实现了multi-homing
但是QUIC的多流和SCTP的多流并不一样,QUIC的流是动态生成动态关闭的,本质上是为了考虑HTTP并发的request,而SCTP的多流是在连接建立阶段就确定的,
多宿也是如此,QUIC的结点可以动态更换地址,比如从5G转换到WIFI,但是SCTP的多宿却是要在INIT里面携带的,虽然连接过程中可以切换path,但是这些path本身的地址都是实现就知道的,而不是后面动态宣告的
【 在 lead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读一下呗,主协议rfc4960,没有几页
: 美国电话网的的协议
--
FROM 123.16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