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是这样执行的:
第一次,移除3位置的D(从0开始,A的位置是0),指针指向了4位置的D,letter长度变为了5
第二次,移除4位置的D,注意,这时候letter的长度是5了,也就是说位置4,实际上是最后一个位置。4前面的一个D,被跳过了。
不知道我理解的是否对?
【 在 useCASE 的大作中提到: 】
: letter=['A','B','C','D','D','D']
: for i in letter:
: if i=='D':
: ...................
--
FROM 120.24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