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导师招硕士和博士是师生还是雇佣关系?
本科学习建立基础学科体系,国内到研究生阶段就是学生跟着导师混项目和课题,这些课题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实习和工作,熟悉科研套路,对大多数学生来讲这些套路没什么用处,唯一有用的就是一个文凭,作为进入社会的一个认证,但明显这个认证的作用也很水。
既然这么一串都是低效和无用的附加工作,那么是否可以简化这个流程?打破唯文凭是从末端发力,那么中段呢,是否可以把硕士和博士阶段直接按照企业招实习生一样建立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正式聘用关系,不用半遮半掩让导师和学生都不爽,一段研究生学习经历就是一段工作经历而已?进一步的说,有些牛逼的科技企业,人家的三年或五年研发经历是否也可以认定为硕士或博士同等水平? 典型的如两弹元勋王大衍放弃博士学位去蔡司做学徒,说明产业经验完全可以与博士学位相当或超过。
如果能把研究生教育和高科技企业的研发经历同等化,既解决学术和产业流通路径,也给本科毕业生们广阔的选择空间,而不是挤破头到每个教研室敲门,还给想做学术的学生以企业级待遇,安心做科研,最大问题是导师比较惨,能力差的既没能力指导也没有钱发给学生。
--
FROM 222.129.131.*
这种学生不用拿什么学历,本科毕业在公司待着就行了。
【 在 lagigni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本科学习建立基础学科体系,国内到研究生阶段就是学生跟着导师混项目和课题,这些课题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实习和工作,熟悉科研套路,对大多数学生来讲这些套路没什么用处,唯一有用的就是一个文凭,作为进入社会的一个认证,但明显这个认证的作用也很水。
:
:既然这么一串都是低效和无用的附加工作,那么是否可以简化这个流程?打破唯文凭是从末端发力,那么中段呢,是否可以把硕士和博士阶段直接按照企业招实习生一样建立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正式聘用关系,不用半遮半掩让导师和学生都不爽,一段研究生学习经历就是一段工作经历而已?进一步的说,有些牛逼的科技企业,人家的三年或五年研发经历是否也可以认定为硕士或博士同等水平? 典型的如两弹元勋王大衍放弃博士学位去蔡司做学徒,说明产业经验完全可以与博士学位相当或超过。
:...................
--
FROM 219.239.227.*
公司招学生的原因就是因为不想承担学生起步阶段的培育成本而已。(所以国家来当冤大头)
这种培育是雇佣关系无法做到的。
真要雇佣关系,本科毕业直接招进去不就行了,
甚至以前四大说,高中生毕业去工作就可以。
本科都不需要。
大公司晃个几年有啥用?
以前学院就有那种知名大公司搞个几年回来的,
垃圾得很。
不要以为大公司搞个光环就怎么了。
那是大公司的整体实力,具体到个人垃圾得很的比较多。
【 在 lagigni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科学习建立基础学科体系,国内到研究生阶段就是学生跟着导师混项目和课题,这些课题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实习和工作,熟悉科研套路,对大多数学生来讲这些套路没什么用处,唯一有用的就是一个文凭,作为进入社会的一个认证,但明显这个认证的作用也很水。
: 既然这么一串都是低效和无用的附加工作,那么是否可以简化这个流程?打破唯文凭是从末端发力,那么中段呢,是否可以把硕士和博士阶段直接按照企业招实习生一样建立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正式聘用关系,不用半遮半掩让导师和学生都不爽,一段研究生学习经历就是一段工作经历而已?进一步的说,有些牛逼的科技企业,人家的三年或五年研发经历是否也可以认定为硕士或博士同等水平? 典型的如两弹元勋王大衍放弃博士学位去蔡司做学徒,说明产业经验完全可以与博士学位相当或超过。
: 如果能把研究生教育和高科技企业的研发经历同等化,既解决学术和产业流通路径,也给本科毕业生们广阔的选择空间,而不是挤破头到每个教研室敲门,还给想做学术的学生以企业级待遇,安心做科研,最大问题是导师比较惨,能力差的既没能力指导也没有钱发给学生。
--
修改:karaisan FROM 223.166.151.*
FROM 223.166.151.*
研究生培养体系类似于欧美的学徒制,好多法律不适用的,比如公司的劳动法。
【 在 lagigni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科学习建立基础学科体系,国内到研究生阶段就是学生跟着导师混项目和课题,这些课题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实习和工作,熟悉科研套路,对大多数学生来讲这些套路没什么用处,唯一有用的就是一个文凭,作为进入社会的一个认证,但明显这个认证的作用也很水。
: 既然这么一串都是低效和无用的附加工作,那么是否可以简化这个流程?打破唯文凭是从末端发力,那么中段呢,是否可以把硕士和博士阶段直接按照企业招实习生一样建立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正式聘用关系,不用半遮半掩让导师和学生都不爽,一段研究生学习经历就是一段工作经历而已?进一步的说,有些牛逼的科技企业,人家的三年或五年研发经历是否也可以认定为硕士或博士同等水平? 典型的如两弹元勋王大衍放弃博士学位去蔡司做学徒,说明产业经验完全可以与博士学位相当或超过。
: 如果能把研究生教育和高科技企业的研发经历同等化,既解决学术和产业流通路径,也给本科毕业生们广阔的选择空间,而不是挤破头到每个教研室敲门,还给想做学术的学生以企业级待遇,安心做科研,最大问题是导师比较惨,能力差的既没能力指导也没有钱发给学生。
--
FROM 42.249.30.*
公司待3年和学校研究生圈3年,思路方法后劲上还是不一样的
【 在 lagigni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科学习建立基础学科体系,国内到研究生阶段就是学生跟着导师混项目和课题,这些课题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实习和工作,熟悉科研套路,对大多数学生来讲这些套路没什么用处,唯一有用的就是一个文凭,作为进入社会的一个认证,但明显这个认证的作用也很水。
: 既然这么一串都是低效和无用的附加工作,那么是否可以简化这个流程?打破唯文凭是从末端发力,那么中段呢,是否可以把硕士和博士阶段直接按照企业招实习生一样建立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正式聘用关系,不用半遮半掩让导师和学生都不爽,一段研究生学习经历就是一段工作经历而已?进一步的说,有些牛逼的科技企业,人家的三年或五年研发经历是否也可以认定为硕士或博士同等水平? 典型的如两弹元勋王大衍放弃博士学位去蔡司做学徒,说明产业经验完全可以与博士学位相当或超过。
: 如果能把研究生教育和高科技企业的研发经历同等化,既解决学术和产业流通路径,也给本科毕业生们广阔的选择空间,而不是挤破头到每个教研室敲门,还给想做学术的学生以企业级待遇,安心做科研,最大问题是导师比较惨,能力差的既没能力指导也没有钱发给学生。
--
FROM 114.249.245.*
也不一定,在微软研究院呆上三年比三本的烂专业的博士都强吧
学校分三六九等,公司也是
【 在 ghost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公司待3年和学校研究生圈3年,思路方法后劲上还是不一样的
--
FROM 114.242.249.*
国外是合作关系。国内有时候比较复杂,师生,合作,雇佣,情人。。。都有现实的例子。
【 在 lagigni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科学习建立基础学科体系,国内到研究生阶段就是学生跟着导师混项目和课题,这些课题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实习和工作,熟悉科研套路,对大多数学生来讲这些套路没什么用处,唯一有用的就是一个文凭,作为进入社会的一个认证,但明显这个认证的作用也很水。
: 既然这么一串都是低效和无用的附加工作,那么是否可以简化这个流程?打破唯文凭是从末端发力,那么中段呢,是否可以把硕士和博士阶段直接按照企业招实习生一样建立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正式聘用关系,不用半遮半掩让导师和学生都不爽,一段研究生学习经历就是一段工作经历而已?进一步的说,有些牛逼的科技企业,人家的三年或五年研发经历是否也可以认定为硕士或博士同等水平? 典型的如两弹元勋王大衍放弃博士学位去蔡司做学徒,说明产业经验完全可以与博士学位相当或超过。
: 如果能把研究生教育和高科技企业的研发经历同等化,既解决学术和产业流通路径,也给本科毕业生们广阔的选择空间,而不是挤破头到每个教研室敲门,还给想做学术的学生以企业级待遇,安心做科研,最大问题是导师比较惨,能力差的既没能力指导也没有钱发给学生。
--
FROM 112.10.66.*
本科生在微软研究院能干啥?不过,研究生我理解的是双一流这种的会好不少
【 在 lagigni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不一定,在微软研究院呆上三年比三本的烂专业的博士都强吧
: 学校分三六九等,公司也是
--
FROM 114.249.248.*
【 在 lagigni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不一定,在微软研究院呆上三年比三本的烂专业的博士都强吧
: 学校分三六九等,公司也是
微软为什么让人呆?
--
FROM 123.54.71.*
狗屁雇佣关系,导师的经费都是别人給的,不是自己的钱,雇佣个毛啊
【 在 lagigni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科学习建立基础学科体系,国内到研究生阶段就是学生跟着导师混项目和课题,这些课题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实习和工作,熟悉科研套路,对大多数学生来讲这些套路没什么用处,唯一有用的就是一个文凭,作为进入社会的一个认证,但明显这个认证的作用也很水。
: 既然这么一串都是低效和无用的附加工作,那么是否可以简化这个流程?打破唯文凭是从末端发力,那么中段呢,是否可以把硕士和博士阶段直接按照企业招实习生一样建立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正式聘用关系,不用半遮半掩让导师和学生都不爽,一段研究生学习经历就是一段工作经历而已?进一步的说,有些牛逼的科技企业,人家的三年或五年研发经历是否也可以认定为硕士或博士同等水平? 典型的如两弹元勋王大衍放弃博士学位去蔡司做学徒,说明产业经验完全可以与博士学位相当或超过。
: 如果能把研究生教育和高科技企业的研发经历同等化,既解决学术和产业流通路径,也给本科毕业生们广阔的选择空间,而不是挤破头到每个教研室敲门,还给想做学术的学生以企业级待遇,安心做科研,最大问题是导师比较惨,能力差的既没能力指导也没有钱发给学生。
--
FROM 106.12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