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目前的科研规则只要稍微颠倒一下规则就能真正逆袭
每一次社会的巨大进步,无不外是释放了潜在的真正劳动力
科研界更是如此,特别是高校
目前的科研形式就是先以诈骗式的吹牛写本子申请经费,然后完成课题,这种带来的巨大问题就是,90%的项目都是造原子弹式的申请,茶叶蛋式的交差。理由就是造原子弹路上吃茶叶蛋是必经之路。
只用颠倒一下顺序,你先造一个茶叶蛋出来,实际试吃后觉得不错,再给你2个煮蛋费去。你如果真造了一个原子弹,那就匹配给你2个原子弹的经费,1个用于弥补你上次的损失。 这也就是政府向这会购买服务方式。
这种避免了太多的问题,也释放了活力, 削弱了头衔帽子问题。
你们觉得怎么样
--
FROM 222.82.235.*
爱因斯坦的理论 你听说过是靠什么项目吗,
纯理论给你发着工资就行了,项目都是负担,说白了
【 在 ibrian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适用于应用领域
: 实际上现实也是如此,比如航天、军工这些,都是国家立项目你来干活,不用你申请项目,也不搞非升即走
: 但是问题是,基础学科研究怎么搞?数学物理这些暂时没有应用前景的纯理论研究,国家怎么购买?买来干什么?
--
FROM 222.82.235.*
大学上课,教学
科研所基本的工资
那这些工资算什么,算白躺着就应该拿吗
不都是钱吗
【 在 happyxjh 的大作中提到: 】
: 公司不给你工资 让你先做一个项目 做出来了再给你钱 你干么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7」
--
FROM 222.82.235.*
是的,现在最低成本方式就是靠数文章数量,
但是这种标准掌握在国外手里,引领也在国外手里
建立自己的评价标准是需要花巨大成本的,但是没有这一步,就不可能成为世界引领的强国
【 在 hold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科研的积极性,成果的真实可靠性,
: 这个涉及体制改革,
: 很难处理,
: ...................
--
FROM 222.82.235.*
是的,主要是行政的以为你在躺床上什么也没做。
【 在 ibriano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纯理论的全都拿趋于平均化的固定工资,不要搞什么绩效、帽子之类的了?
: 说实话,我同意,我上学的时候,当时老师没有帽子、项目这些糟心事,就是论资排辈
: 儿混年头,但是工作干劲一点不差,天天自觉996,周末都是在办公室看文章或者跟学生
: ...................
--
FROM 222.82.235.*
你那就不是做理论了,是做应用了,我估计国内98%以上的都是应用项目,所以理论的都是打着理论的旗做应用。
做应用你在的单位应该有前期的基础的,不可能一穷二白,一穷二白你还做什么应用,在这个基础上你去创新搞出来。
应用就是要尽量面向市场,当然应用也要分大小,比如核聚之类的应该就是国家定向以后就叫人干就行了,不要再申请什么项目了。
【 在 happyxjh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学那点工资还要做原子弹 你比资本家还资本家啊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7」
--
FROM 222.82.235.*
就是因为我太知道了,太知道周围做的是什么东西,同样做的东西,有些能评奖,有些却不能
【 在 williamli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你不太知道科研项目申请和评审的逻辑。
: 比如申请基金,什么基础都没有,基本上不会得到项目,评委就是根据申请者之前的经历和产出来对其进行评价,再结合其想法,给与客观的标准。像你说的,申请者申请原子弹,他连导弹都没做出来过,也没见过原子弹,基本是没希望的。如果他的单位是做原子弹的,而偏巧之前也做个类似的,那有理由相信他能做出来。
: 顺便想起一个盲审的逻辑,盲审的逻辑是评审者可以根据本子判断出这个思路行不行,其实国际上盲审并不流行。评价一篇文章是否值得发表,一个本子是否可行,离开申请者就是胡扯。申请者背景及其单位是保证数据真实和项目实施的关键。
: ...................
--
FROM 222.8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