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开始纠偏,只承认真的一作
天朝奇葩的地方是很多学术届公认的准则在本土都变味。全世界都很看中高质量SCI文章,谷歌学术&Scopus等引用指标,通讯作者,到国内要么给你归为”四维“,要么不承认(通讯、共同一作这些)。很多国内的学者甚至连谷歌学术引用的界面都没有,不知道Scopus为何物,也不知道SciVal是什么,甚至部分人不知道h-index。
【 在 someanybody 的大作中提到: 】
: 共同一作排第二第三的不经不被认可了
--
FROM 58.152.144.*
你这个就扯了,全世界都知道影响因子的重要性。
【 在 DAG 的大作中提到: 】
: 除了中国全世界还有哪个地方知道SCI这个词?
:
--
FROM 58.152.144.*
又是一个个例代表全局。我就是在日本读的博士,日本照样很重视影响因子、引用、通讯作者文章这些学术界的准则。而且日本学者基本都有谷歌学术的界面,你看看我国一帮二本三本甚至中科院的老师,好多都没有谷歌引用界面,也不知道Scopus。
【 在 gcnc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说日本还有个诺贝尔获得者基本不会英语
:
--
FROM 58.152.144.*
所以不接轨啊。你去国内高校问问,不知道scopus,ORCID的比例相当高,甚至相当一部分连h-index都不知道。
【 在 fr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国学者没有谷歌引用界面这事是因为别的特殊原因吧
:
--
FROM 58.152.144.*
谁跟你说国外不考核的?什么叫tenure track?只不过人家考核参考的国际准则。我国连国际公认的SCI、引用都给你说成四维,越来越和苏联挂钩了
【 在 zfbdcyj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国内最关键的是要年年考核。国外的教授基本上都可以啥都不理,上课就行。但是中国的社会舆论不允许这样,不是还有很多人要取消教授终身制吗?你想取消了怎么评,不还是要指标?
:
--
FROM 58.152.144.*
美国不看重通讯作者?美国不看引用?
【 在 can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以美国为师
:
--
FROM 58.15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