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现在海外博士不比国内土博士优越了吧 (转载)
这个也是中国为什么多数的时候学术退化的原因之一,只能看到之前的成果,却没信心没能力去挑人的潜力
【 在 smallpanda03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smallpanda03 (panda), 信区: NewExpress
: 标 题: 现在海外博士不比国内土博士优越了吧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Jan 22 14:23:46 2021), 站内
: ...................
--
FROM 73.158.64.*
再好的组里也有差项目,再好在学生也有运气差的时候
我的一个同学其实挺聪明的,但是项目就是不顺利,他的一个师姐,水平很一般,运气好,就能发paper,这个能说明啥。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Eric Cornell,人非常聪明,选了一个很难的项目,但是失败了,博士就没发成论文,10年后成功的搞成了BEC得了诺贝尔奖。科罗拉多大学识人能力就很好。NIST能给这样的人教职,就体现了伯乐的识人。
类似的还有Wolfgang Ketterle。
如果只变成所谓的论文大比拼,那招老师的委员会真的没必要有这么多教授组成,秘书就能做这个工作。
我们前几年招的一个老师就是来面试里面论文最差的,但是5年过后,现在搞的很好。比其他的那些论文好的发展好很多。
【 在 karais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良好的环境里做六年做出一般的成绩,怎么让人相信你有潜力。潜力就靠一张嘴说吗?
:
--
FROM 73.158.64.*
那我的问题是:选教授是常规选拔还是天才选拔?
当然,这取决于你的期望。
我读博士的学校的期望是天才选拔
【 在 seven7up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没错
: 少数天才可以不按常规考核。
: 那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绕开常规考核?
: ...................
--
FROM 73.158.64.*
是不沾边啊,我说的是一切看论文
【 在 hawk81 的大作中提到: 】
:
: 海外两字和天才不沾边啊
--
FROM 73.158.64.*
我没说啊,我只是反对唯paper论
如果说国外博士的优势,那我只能说美国好学校博士比英国中国法国德国 好学校的博士的优点在于两点(当然,更取决于个人):
1 视野 (来自于大量的交流)
2 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一个搞流体的博士,量子计算也可以学的很好;一个物理博士,学过大量其他系的课程,而且学的很深入)
(缺点可能是会浪费很多时间,这些时间不能直接用来发论文)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博士在做教授的时候,基本都会远离自己老师的领域
如果一个人当教授了,依旧做自己博士或博士后做的东西,是极大的失败
这个在中国太常见了
一个教授,一定要有开创,至少大大推动一个领域的的心;至少要开拓一个子领域;
【 在 smallpanda03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凭什么认为还在博士一定比国内博士更有潜力呢?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修改:skyblacksky FROM 73.158.64.*
FROM 73.158.64.*
说实话,真的没必要这么多教授,多数人的paper都是noise 和 照猫画虎,亦步亦趋
【 在 Vibra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么多教授
: 哪有那么多领域
: 我没说啊,我只是反对唯paper论
: ...................
--
FROM 73.158.64.*
她真的算失败。。。 其实包括她导师,都是科学匠
【 在 smallpanda03 的大作中提到: 】
: 颜宁做的就是自己博士做的东西,做博士后也是跟的原来的博士导师,现在也没见她失败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73.158.64.*
你看我说了什么吗?
【 在 kickmao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名校回国后变得平庸的也见过。不用迷信。
--
FROM 73.158.64.*
我只提到了美国好学校(top10)有很有潜力但是paper没怎么发的人,也有发了些paper但是很蠢的人(我就认识一个,上课一团渣,想问题不清楚,理论,模型想不出来,但是去搞材料,电镜这种基本不用动脑的方向,靠运气+导师也发了不少所谓高端论文,这种人独立科研能好的了嘛)
【 在 kickm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知道您是说要看潜力,看视野。
: 但是您还是提到海外博士如何如何强大。对吧。
--
修改:skyblacksky FROM 73.158.64.*
FROM 73.158.64.*
至少我读书的学校没有把:发过的论文 当成最重要的标准
【 在 hawk81 的大作中提到: 】
:
: 当然看论文。全世界都这样,
--
FROM 73.1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