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国家实验室---中科院的“竞争对手”
国科大有学生总数限制不说,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如果培养学生按新的方式,那必然学生又辛苦,又对自己以后发展没有好处(没有论文,出国和进其他研究机构困难)。甚至连简历都没有办法写,只写参加过某某大项目,别人怎么信你,怎么把你当人才引进。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大项目国内就一家做,没有论文东西,毕业以后就业压力大,换其他工作,不会;留不留得下来另外说,留下来那就被pi继续压榨一辈子。
现在年轻人也不傻,几年一后,慢慢就找不到什么好学生了。
【 在 Armagedd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家实验室是创新体制,没说就一定不能招学生,可以招了学生,挂靠在国科大
: 这样的学校
: 国家实验室是全新的模式,估计前期不同的实验室尝试不同的路线和管理
: ...................
--
修改:Haimdinger FROM 106.109.0.*
FROM 106.109.0.*
招来学生是以干活为目的,还是以培养为目的?这两者在某些方面是矛盾的,比如学生寒假想要一个月,你是放、还是不放?学生要谈恋爱,异地恋,pi的态度怎么样?学生想花3个月来写论文,你是让还是不让?项目要求的方向和学生喜欢的不一样,干了两个月想换方向,让还是不让?项目压力大,学生心里产生波多,pi是放松疏解还是继续压榨?
不要把学生都只想成数字。
【 在 hdzw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招学生分分钟的事儿,随便找个大学弄个联合培养就行了,大学还争着要呢。
--
FROM 106.109.0.*
发论文只是最简单,容易想到的例子。关键是模式会让很多年轻人畏惧。
【 在 ciwp 的大作中提到: 】
: 额,大部分学生不在乎什么发论文和进研究机构的,毕业要求除外,拿了华为腾讯的offer连博都不读了。不过国家实验室出来的学生有几个能进华为是个问题。
--
FROM 111.121.98.*
主题不是在比较新兴和传统的吗?
但凡能去传统优秀机构的,有几个能去新机构啊?
争相去的不都是从差的到好的吗?
【 在 ciwp 的大作中提到: 】
: 模式没啥可畏惧的,我们院比鹏城和任何一所高校都累(TP自虐型学生除外),外校的学生争相过来实习。只要有钱途,学生勤奋得很,我们组这两年随便个阿猫阿狗人手一个菊厂offer。什么女友异地恋的,带去中介那看看房价就冷静了。
--
FROM 111.1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