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国内居然大把人认为集成电路技术主要是企业搞出来的
咱们也提出了新型举国体制,不过感觉有好多高校老师并不买账。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器件尺寸减不下去了,但产业发展不容停滞,这就是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迫切需要被克服。产业界此时需要的,不是单纯的知识和认识,而是下一个发展阶段的解决方案。什么是下一个发展阶段的解决方案?当然是要能够进一步提高器件密度的方案。怎么提高?怎么样提高都可以,三维也行,量子位也行,只要保证产业发展步调不中断,成本、性能有比较优势,就是可行的方案。综合性强不强?太强了,这可不是单纯的基础研究能搞定的。这是一场系统工程风暴,还是存在时间变量的系统工程风暴。如果没有战略长远视野和总体系统观念,那怎么能行呢?人家的系统观念、产业思想、创新链组织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早已不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形态了。由摩尔和诺伊斯创立的美国两大半导体产研联盟,从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开始,进行了长达四十年和二十年的长期探索,形成了全球仅有的有美国特色的举国攻坚体制和机制。
来自 Mi 10 Pro
--
修改:superuirui FROM 111.42.148.*
FROM 111.42.148.*
其实新型举国体制已经提出有一段时间了。最早在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新型举国体制”概念。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有一段:“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这几天两会新闻也在不断报道这些内容,我建议大家去学习一下两会政府报告,相关解读文章也有很多。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讲得太简单了,愿闻其详。
:
--
FROM 111.42.148.*
有一段关于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闻做了总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8项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工作,“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首次出现在了重点任务第一顺位。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国家队作用,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要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要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要加快国内人才培养,使更多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落实好攻关任务“揭榜挂帅”等机制。要规范科技伦理,树立良好学风和作风,引导科研人员专心致志、扎实进取。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说新型举国体制仍仅限于从外部特征上进行描述,实际举措仍不清晰。
: 来自 NOH-AN00
--
修改:superuirui FROM 111.42.148.*
FROM 111.4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