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搞科研,死的早
一直干事,突然没事干了闲死了
【 在 dolphinfly (无际)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呢?我看一些退休教授还是挺能活的
--
FROM 115.236.9.*
幸存者偏差,把前几年早夭的都堆到1个帖了。记得看过一个统计,院士群体普遍长寿,比一般人多活10年
--
修改:tanjian1998 FROM 219.142.144.*
FROM 219.142.144.*
【 在 dolphi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教授这个行业年龄肯定是平均线以上,外部条件影响寿命的无非是酒色财气,和工作压力
: 高校老师圈子人情淡薄,互相之间没有太多的牵扯,不需要通过酒局勾兑感情,更不需要为了谁的面子去喝酒,当然想往上爬的例外。
: 老师们接触的都是学生,还没听说谁敢在色上动心思呢!
: ...................
东北某高校来看看吧,全是关系和队伍,挤死人。
--
FROM 139.214.244.*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总结
在病房里统计的话,岂不是更吓人
【 在 einstain666 的大作中提到: 】
: 痛心!短短数日,已有至少3位,在各自研究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顶尖中青年学者,因病或工作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郝玉金教授,51岁;华科大周军教授,42岁;南大学胡伍生教授,56岁。
: 牟阳灵:2019年10月19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博士生导师牟阳灵教授因病去世,享年45岁。
: 王渊旭: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原院长,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0月14日在开封逝世,享年46岁。
: ...................
--
FROM 124.205.76.*
帖子里强调幸存者偏差的,不是傻就是憨…
谁不知道这是取样问题?
鼓吹科研人员职业高危的潜台词是跟上方要待遇!尤其是在科技掐脖子的时候,这是最好的时机!
除非你们觉得自己现在待遇完美,否则大家都在一条船上…
中国科技工作者为什么这么惨?就是缺乏学术共同体的概念,互相攻击,把学界内部的事捅到社会上,结果影响了整个群体的形象…
你加班,导致同行都要加班,结果互相踩踏,导致内卷严重,难道不是么?
你们看娱乐圈但凡有点作品的(相当于教授吧)有比片酬低竞争上岗的么?有故意攻击对方作品的么?
在看足球界,篮球界,人家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水平都很菜,但是轻轻松松把钱挣了
就科研界最傻,给你们那么少的钱,还比着加班;家人都照顾不了了,还比着出成果…现在有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争取条件,还强调这是幸存者偏差……
这不是活该受穷受苦是什么??呵呵
【 在 einstain666 的大作中提到: 】
: 痛心!短短数日,已有至少3位,在各自研究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顶尖中青年学者,因病或工作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
--
FROM 114.85.209.*
学术圈这个尿样,
匿名审稿却私下告知作者,
基金一提交到处打电话问评审人,
有青杰青长江院士答辩之前评审人已经全部搞定.
有个帽子待遇提高至少2倍,没帽子人嫌狗不爱.
图片误用论文堆成山,
就这鸟样,有什么资格再向上面多要资源.
现在不是应该增加资源, 增加的全部长到恶性肿瘤上面去了,反而更坏.
【 在 coolman88 的大作中提到: 】
: 帖子里强调幸存者偏差的,不是傻就是憨…
: 谁不知道这是取样问题?
: 鼓吹科研人员职业高危的潜台词是跟上方要待遇!尤其是在科技掐脖子的时候,这是最好的时机!
: ...................
--
FROM 218.199.207.*
肿瘤这个词用得最合适不过。
【 在 luojq01 (Kingdongwoo)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术圈这个尿样,
: 匿名审稿却私下告知作者,
: 基金一提交到处打电话问评审人,
: ...................
--
FROM 115.236.9.*
丑恶现象各行各业都有,不能因为领域内有渣子,就让全领域放弃待遇喝西北风,这是圣母病,得治。
【 在 luojq01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术圈这个尿样,
: 匿名审稿却私下告知作者,
: 基金一提交到处打电话问评审人,
: ...................
--
FROM 180.166.44.*
关键是现在的增量基本上都给了少数人,而且国家给的越多,这些人的势力越大,其他人的得到的越少,可能本来的也没了。
【 在 coolman88 的大作中提到: 】
: 丑恶现象各行各业都有,不能因为领域内有渣子,就让全领域放弃待遇喝西北风,这是圣母病,得治。
:
--
修改:zfbdcyj FROM 223.2.39.*
FROM 223.2.39.*
上面这几个其实也是有职务或者学校不错的早逝的,除此之外还有大家不知道的
【 在 bbbzzz 的大作中提到: 】
: 幸存者偏差,如果一个年轻的农民工得病去世了,你会知道?每年年轻人得病去世的比例应该不会低于搞科研的。
--
FROM 219.239.227.*